“怎么會讓我失望呢?”林修一笑著反問道。
“警部,這么說您找到了新的線索?”花形聽林修一這么說,頓時來了精神,一旁沉默寡言的相澤也抬起了頭看向了林修一。
“不知道你們注意到了沒有,那個石井薰似乎并不害怕騷擾他的犯罪嫌疑人!”林修一對眾人提示道。
“啊!警部,好像還真是這樣的!”中山美紀突然醒悟了,興奮的確認道。
“對啊,那個小女孩說話的時候好像還挺興奮,覺得是自己嚇跑了嫌疑人!”花形透也連連點頭的應和道。
“警部,您的意思是……”相澤不太明白小女孩這點反常的舉動到底能說明什么,連忙追問道。
“聽說過洛卡爾物質交換定律吧,犯罪行為人只要實施犯罪行為,就必然會在犯罪現場直接或間接的作用于被侵害客體及其周圍的環境,會自覺和不自覺的留下痕跡!”林修一提示道。
“可是我們不是應該去犯罪現場看看有什么痕跡嗎?為什么要去找受害人再錄一遍口供呢?”美紀還是不明白的問道。
“我所說的犯罪痕跡不止包含指紋、腳印這一類的物質痕跡,其實留存在受害者腦海中的,對犯罪者的印象也是一種重要的犯罪痕跡!”林修一向大家解釋道。
“警部,洛卡爾物質交換定律我是學習過的,可是您的這個說法還是第一次聽說。不過在受害人石井薰身上,這個說法的確很有道理!”一直沒有說話的相澤突然接口道。
“我也聽過這個洛卡爾物質交換定律,不過您說的犯罪印象也算痕跡的說法我也是第一次聽說!”中山美紀聽到相澤的話,認同的點了點頭。
“算了,不說這個了!我的打算其實是這樣的。我們不是不能確定前三起案子的犯罪嫌疑人和第四起案子的是不是同一人嗎?雖然我們不能讓受害人直接看死者的照片,但是我們可以從受害人對加害者的印象來確認這幾起案子是不是一個人所為。就算這樣做不能直接當做結案的證據,不過起碼可以讓我們把握連續猥褻案的調查方向,究竟是否真的是單人連續作案!”林修一沒有在洛卡爾物質交換定律不同解釋的問題上過多的糾纏。因為這不是犯罪學的學術討論,而是對案情的具體分析。其實林修一不知道的是,把犯罪的精神痕跡包括到洛卡爾物質交換定律其實是蘇聯的犯罪學理論。中國的犯罪學理論師從蘇聯,而RB則師從美國。兩種不同體系的犯罪理論很難說哪個更好,不過現在來看,蘇聯的解釋明顯更勝一籌。
“對了,相澤!你明天帶著美紀繼續走訪受害人,看看是不是素偶有受害人對犯罪人的印象都跟石井薰差不多!花形,明天跟我去第四個案子的案發地周邊轉轉,看看能有什么新的發現!”林修一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