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上船舶制造業規模最大的國家之一,韓國在流體力學方面的研究還是很強的,臺下,許多人都聽得聚精會神。
何世松也聽得很認真,一邊聽一邊連連點頭。
聽了片刻,他轉頭對身邊道:“小白,你覺得剛才他說的這個現象……”
頭轉到一般,何世松就發現,身邊已經沒人了。
不知道什么時候,谷小白已經消失不見了。
旁邊,一名國內的學者,正一臉看白癡的表情看著他。
“小白呢?”何世松淡定。
“估計是覺得很無聊,所以剛才從后門溜掉了。”
何世松:“……”
這孩子又回到了他的那輛房車上,去搗鼓他那微型渦扇去了嗎?
這孩子,怎么對那個玩具那么上心!
那么小的渦扇,就算是發明出來,又能做什么?
有那精力,這孩子不如多想想如何幫自己改造超大型的渦扇或者渦軸……
等等,好像自己就是因為谷小白太熱心幫自己改造,還要自己動手,才把他弄出來的吧……
好矛盾啊……
門外,谷小白的移動實驗室里,當初那簡陋的,使用汽車的渦輪增壓設備、滅火器的外殼、自行車軸等各種簡陋的東西拼起來的微型渦扇,已經完全變了模樣。
價比黃金的特種鋼材、在國內尋找專業的精加工制造商制造的渦扇外殼,復雜無比,擁有數不清的細密扇葉,而看起來擁有極其詭異美感,似乎可以吸住人的所有目光的壓氣機,以及擁有極其復雜曲面的扇葉。
前后還不到十天的時間,這個從谷小白手中誕生的“迷你渦扇”,已經進化成了令人震驚的模樣。
它依然只有幾十個簡單的零件,和復雜無比的,幾萬個零件的超大型渦扇相比,簡單到不成比例。
但它本身卻已經有一種“大道至簡”的感覺。
換句話說。
這東西雖然看起來簡單,但是它的輸出賊高!
在超大型渦扇上,使用各種復雜的策略,盡全力提升超大型渦扇的參數,讓它達到續航、推力、重量、控制性等等方面的平衡。
但是在谷小白的這個迷你渦扇上,谷小白卻用機械結構本身的設計,達成了這個目的。
最強的推力,最少的能耗,最低的重量,最好的可控性!
近乎完美的組合比例!
在旁邊,丟了滿地的各種各樣的紙,上面畫了各種各樣的草圖,寫了各種各樣潦草的公式。
角落里,也堆了大十多個被拆得七零八落的實驗品。
自從何世松進來了一次之后,就命令隨隊的安全人員,不要讓任何人接近這大巴三米之內。
就算是整個車窗都已經黑化,外面看不到里面的東西也不行。
而此時,谷小白正在對這“迷你渦扇”進行最后的調試。
迷你渦扇的旁邊,幾根線纜連接到了谷小白的筆記本上,谷小白在輸入各種控制參數。
報告廳里,何世松坐了一會兒,怎么想怎么不對勁。
他猛然站了起來,不顧臺上那人愕然的表情,轉身跑了出去。
他剛跑到了大巴車旁邊,就聽到一陣異響傳來。
像是嬰兒初啼,又像是雛龍試吟。
“嗚~~~~————————”
何世松頓住了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