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分一秒過去。
演出一個接一個的進行。
時間,也從晚上八點,到了十點左右。
在李隆基的《凌波仙》之后,又是谷小白的《無名者》。
上一次《無名者》出現在舞臺上的時候,是乘風破浪合唱團的純人聲演繹。
沒有絲毫的花巧,最簡單,最淳樸的合唱。
正因為簡單,所以直入人心。
而現在,改編成了器樂之后,宏大之極,又是另外一種面貌。
這首曲子之后,谷小白又從人群中走了出來。站在了舞臺的中央。
隨后,他的左手一抬,伸手一撫。
再抬頭時,全場一片驚呼。
一張猙獰的鬼面,出現在了他的面上!
下一秒,他的雙手輕輕抬起,在虛空中輕輕按下。
“咚”一聲響。
鼓聲起。
巨大的鼓聲,嚇得全場的人一個激靈。
隨著鼓聲,谷小白的身邊,一團云氣浮現。
一只巨大的怪獸,抱著一面大鼓慢慢從云氣之中浮現。
可怕,甚至有點丑陋的混沌無口,六足四翼。
它的四只后足緊緊抓著一面大鼓,兩只前足,卻輪番敲下。
帝江!
下一秒,連綿不絕,層層疊疊,像是千軍萬馬一般的鼓聲,撲面而來。
而隨著鼓聲,一只只鼓,慢慢浮現,充斥整個天空音樂廳!
這世界上,只有一種樂器,可以一個人彈奏出這種鼓聲!
鐘鼓之琴!
天空音樂廳里,漂浮在天空中的鼓!
近在咫尺的鼓,不需要擴音器,就足以震得所有人耳膜發痛。
什么叫做如雷貫耳?
這就是了。
李隆基,《小破陣樂》!
當然,是經過谷小白改進之后的版本。
谷小白的鐘鼓之琴,沒有在他自己的樂曲中出現,反而是在李隆基的《小破陣樂》之中亮相。
這也是讓人始料未及的。
但是這首曲子,真的是太合適鐘鼓之琴了。
《小破陣樂》,是李隆基從《秦王破陣樂》改編而來,而《秦王破陣樂》,是秦王,也就是李世民為了證明自己的勇武,而命人創作的,改編自《蘭陵王入陣曲》。
《蘭陵王入陣曲》,更是在中國的古代音樂史上擁有極高的地位。
蘭陵王,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四大美男子之一。
因為長得太過于俊美,在他上陣殺敵時,不得不頭戴面具。
根據歷史記載,他曾經頭戴面具,率領五百騎兵突破北周包圍,成功解圍金墉城,立下了赫赫戰功。
隨后,為了贊美他的勇武,就有了《蘭陵王入陣曲》。
這首曲子是中國武曲的巔峰之作,北齊之后,還影響了盛唐文化。
隨后,因為戰火在國內曾經失傳千年,反而在日本,得到了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