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位不同,其形成索溝的位置、形態,自然會有十分明顯的不同。”
“而由于一般兇手勒頸時能夠用出的力量,很難趕得上吊自殺時死者利用自身體重引起窒息的力。”
“所以,他勒和自縊,形成的力大小不同,內外損傷程度也不一樣。”
“一般來說:”
“自縊形成的索溝,損傷會比他勒嚴重。”
“自縊索溝多位于甲狀軟骨與舌骨之間,他勒的索溝多位于甲狀軟骨下方。”
“但這些分辨手段,對美奈子卻不適用。”
“因為她是個小孩子,她的體重很輕,個子很矮。”
“所以,當一個成年人用繩子勒住她脖子的時候...“
林新一微微一頓,語氣沉重地還原出了案發時的景象:
“兇手憑借巨大的身高、力量差距,可以很輕松地把美奈子從地面提起,讓她在脖頸被勒的痛苦中,雙腳懸空地掙扎著。”
“在這種情況下,他勒和自縊的體位相似,形成的索溝也會很像。”
“所以,我們現在可以看到:”
“照片上,兩條索溝雖然走向略有不同,但位置、形態卻都極為接近。”
“如果光憑這些現場照片,通過肉眼觀察,也還不能嚴謹地得出,美奈子是死于他殺的結論。“
”嗯?“下田老師眼前一亮。
他似乎很樂于聽到這樣的答案:“那、那不就是說,還沒辦法確認美奈子不是自殺么?“
“不,可以。”
林新一語氣平靜地打破了他的幻想:
“尸體上的證據不夠充分,那就得結合現場的情況一起看。“
“大家再看這張照片:”
“這是鑒識課警員當年拍下的,那根被兇手用來懸掛‘自縊’繩索的鐵管。”
美奈子死在教學樓的雜物間里。
而那幢教學樓似乎是幾十年前的老建筑,所以很多房間都有管線裸露的情況。
這間雜物室的天花板下面,就正好有一根銹跡斑斑的粗大鐵管。
上吊繩就是拴在這鐵管上面的。
“看到照片里的這根鐵管了嗎?”
“鐵管上覆蓋著一層積灰,鐵管本身還有大量鐵銹。”
“把繩索搭在這種老舊的鐵管上,只要稍稍用力一拽,著力處的灰塵、鐵銹就該大量剝落。”
“而如果美奈子是自殺——”
“她把自己吊在這根鐵管下面,在生前劇烈的掙扎過程中,繩索是一定會隨著她的身體來回晃動、摩擦,使鐵管表面出現大面積的鐵銹剝落。”
“可是,你們看看:”
“這根鐵管上只是有一道不窄不寬的索痕。”
“這說明美奈子在被掛在這上面之后,根本就沒有掙扎,甚至沒有任何動作。”
林新一目光愈發銳利:
“因為她那時候就已經死了!”
“她是被人用繩子勒死之后,才被掛上鐵管,偽裝成自殺的!”
他還原出了當年被掩蓋的真相。
這個真相已經遲來了整整三年。
空氣變得一片死寂。
米原晃子悄然攥緊了手里的蘋果,還有那把削蘋果的刀。
她悄悄地將目光投到身旁的下田。
而下田老師...
他沉默許久,抬起頭,臉色難看地說道:
“這么看來,美奈子的確不是死于自殺。”
“但是,林管理官,你如果想暗示我和這件案子有關...”
“是不是還該給出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