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他那不聯網的上網手機放回了口袋,說道:
“我讓一個‘朋友’幫我在網上查的。”
“額...”降谷警官嘴角微微抽搐:
這智能手機...
原來是“人工智能”啊。
他沒把這事放在心上,也沒去問林新一哪位朋友上網速度這么快,檢索資源的能力這么強。
但即使這位降谷警官問了,林新一也不擔心。
因為“諾亞方舟”作為一個科幻級別的人工智能,它本身就是超然于當今世界的存在。
就算讓人知道他跟諾亞方舟有交情也沒關系。
反正世上還沒有任何人能對一個自由的人工智能產生威脅。
如果不是因為像“酒廠”、FBI、CIA、曰本公安等特殊機構的數據存儲部門,都直接采取了“拔網線”的物理級防御手段...
光是靠諾亞方舟一個“人“的力量,就足以將這些隱藏在黑幕之下的龐然大物攪得天翻地覆。
不過,話說回來...
雖然諾亞方舟能力很強,但它能幫到林新一的地方卻也十分有限。
像科幻電影演的什么遠程入侵汽車、遙控無人機、駭入攝像頭、義體過熱、電磁短路什么的...
它統統都做不到。
因為現在根本就沒有什么聯網的智能汽車、智能手機、智能無人機...
聯網的攝像頭倒是有了,但是...
就東京都那少得可憐的攝像頭數量...
說難聽點,夠干啥的?
說到底,現在還是互聯網技術遠遠不夠普及的90年代。
而且他們所在的,還是一個到了2020年都還在用傳真機來統計病例數據的“落后”國家。
所以諾亞方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就算它真愿意因為那點交情幫忙,也幫不上什么大的。
能幫著當個搜索引擎就不錯了。
就像現在...
它至少幫林新一解決去了上網查氣候數據的麻煩:
“案發現場當地過去一個月的平均氣溫,都在20度左右。”
“而尸體內部發現的蛆蟲...”
林新一得到了案發當地的氣候數據,又開始仔細觀察那些蛆蟲的特寫照片。
因為“蠅蛆”是一種概括性的說法,一般指的是雙翅目環裂亞目昆蟲的幼蟲。
而在雙翅目環裂亞目之下的嗜尸性蠅類,常見的有蠅科、麗蠅科、麻蠅科、廁蠅科、蚤蠅科等五種。
界門綱目科屬種,在各科之下,又有各屬、各種。
而每種蠅類的發育速度又各有不同。
要利用法醫昆蟲學來推測,就必須得掌握各種常見蠅蛆的形態特征。
這就得平時多看蛆的照片,看到能分辨各種蠅蛆的微小特征為止。
最好親手養,各種蛆都養。
“嗯...這次的論文課題倒是個機會。”
“看來是得順便給毛利小姐她量身定制一個,法醫昆蟲學的實踐培訓教程了。”
林新一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得意弟子。
他是將這位少女作為未來的全能型法醫培養的,自然也得讓她精通法醫昆蟲學了。
于是他一瞬間就想出了不少迫害...
鍛煉毛利蘭的好法子。
與此同時,林新一也沒忘了干好自己手頭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