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行人來到青照河上,大領導對著電視臺鏡頭,說了幾句青照河的未來,比如拓寬、清淤、綠化和重修河堤等等。
離開呂家村之前,大領導更是發表了一番定調子的話,似乎是想通過電視臺,統一全縣人的思想,起碼統一全縣公職人員和領導干部的思想。
似乎領導人都喜歡通過考察,來表達某項方針政策的重要性。
“青照具有龍山文化、黑陶文化、泉水文化、李清照文化、儒商文化和鐵匠文化等等豐富的文化資源!更有王莽、房玄齡、李清照、張養浩、孟洛川等眾多歷史名人。”
不管是不是公認的青照歷史名人,凡是跟青照沾邊的,先放進青照鍋里再說:“青照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這些資源具有歷史學、文化學、美學、建筑學和科學考察等價值!自然資源方面,青照更是山水泉湖自然資源一應俱全!”
大領導信誓旦旦:“青照的未來,必將是一座崛起的文旅名城!”
周圍的人,包括呂冬和呂振林在內,紛紛鼓掌。
呂家村已經做好了準備,將會走在全縣其他村的前面。
這些只是開端,真正想要建設,想要發展,沒有幾年時間做不到。
在大領導離開后,呂家村召開會議,后面一天又召開村民大會,正式提出建設呂家新村的計劃。
目前老村因為歷史原因,缺乏整體規劃,呂家村準備向上級打報告,未來三到五年內,建設全新的呂家村居住區,老村未來以老街作為中心,配合縣里打造文旅建設。
新的規劃帶來新的變化,呂家村小學的建設也重新打了報告,批地重建。
村里這邊當然有阻力,后面需要呂振林和李會計挨著去做工作。
年輕人好說,畢竟建設新房大部分資金由村集體承擔,但老一代對于老家有種執念,而且排斥去住樓房,不說爬樓梯的問題,養豬養雞和各種農具的盛放,都是大問題。
讓村里人上樓不現實,也是不負責任的體現。
呂家村的設想,未來新居不是樓房,而是獨家獨院的鄉村小別墅。
過了幾天,范教授那邊傳來消息,那邊基本上確定下來,雨季過后維修墨泉公園和李清照故居老建筑的事,將會交給呂家村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等呂冬去主持過呂氏餐飲臨淄三家店的開業典禮之后,青照這邊又有好消息,在青照領導干部和外地發展的青照各公職人員,以及社會團體的努力下,作為主持專家的范教授的大力支持下,上面已經開始討論,在洛莊漢墓就地設立博物館,保存出土的一系列文物的事宜。
據說最大的障礙來自一些專家,那些人對編鐘編磬和駟馬車架等等念念不忘。
青照方面則是在行政方面下功夫,行政遠遠高于專家,只要行政上支持,專家再反對也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