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過節,下發一定的福利,有利于鼓舞員工士氣。
呂冬看下時間,給家里打了電話,晚上有青照證攜的一個茶話會要參加。
臨時過年,類似的活動不少,比如明天要去大學城管委會開會。
很多活動或者會議,呂冬都需要親自到場。
有錢確實能實現很多自由,但這些自由也是建立在一定范圍之內的,社交應酬無法避免,更不可能扔掉公司什么都不管不顧,一個勁的瀟灑自在。
證攜的茶話會在縣招待所舉行,其中包含晚餐,茶話會也有主題——群策群力促發展!
有了相應的社會地位,有了證攜這個身份,同樣也要挑起該有的責任。
對于經商搞企業的人來說,最基本的就是提供就業崗位,協助解決就業問題。
就目前來說,哪怕青照以財政貸款的方式上馬文旅計劃,提前支出未來收入,但青照未來一片大好,過去幾年遺留下來的下崗再就業問題,將會得到較好的解決。
餐飲行業,歷來是用工大戶,比之于制造業的工廠也不遜色,呂氏餐飲能爭取到優惠政策,固然有其他因素摻雜其中,但有效解決一部分青照的就業人口,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
穩定壓過一切,能夠提供穩定收入的工作崗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證攜大領導親自出場,暢談青照美好的未來,期間還專門找到呂冬,聊了幾分鐘。
呂冬坐在這里,代表的不止是呂氏餐飲,還有呂家村。
呂氏餐飲這家公司,呂家村的公司,發展的不止是自身,隨著企業快速發展,帶動了周邊的配套工廠、農業和養殖業等眾多產業的發展。
不說別的,就說工作崗位,呂家村和呂氏餐飲的待遇,在青照屬于比較好的,收入比農民種地不知道高出多少倍,一份工作足以養活農村的三口乃至四口之家,甚至還關系到夫妻雙方父輩家庭的穩定。
再加上相關的配套產業,以及為呂家村和呂氏餐飲供貨的單位或者個人,一份工作關聯到七八個人甚至十個人都不夸張。
為什么衛家的衛橋集團輕易無人敢動?甚至敢自建電廠,拒絕并網,與電老虎們對抗?最大的仰仗其實就是那近十萬工人。
可能呂家村的人,包括呂冬都沒太關注,畢竟他們這些人因為傳統,因為過往的很多習慣,目光過于集中在呂家村本身的發展上面。
但作為青照的領導層,能夠拿到地區相對比較真實數據的人,其實看得更加清楚,以呂家村為核心的寧秀、白云、相公和普及等地區,近兩年的發展有著非常明顯的增速。
青照的領導們不笨,推呂家村出來,甚至要運作呂家村作為全國文明村,都是綜合各方面因素得出的最優解。
第二天,呂冬又去參加了大學城管委會和大學城商會聯名組織的迎新春活動。
作為大學城最為成功的本土企業的老板,呂冬不可能不出席,甚至不能讓別人代為出席。
他與管委會主任楊烈文一直保持著不錯的關系。
會議結束后,楊烈文邀請呂冬進他辦公室,仿佛老朋友般聊天。
從1998年認識起,轉眼間就三年半多了,楊烈文最早看到的那個身上掛著螞蟥的黝黑少年郎,已然變成身家億萬,在泉南舉足輕重的企業家。
“公司在外省發展的順利?”楊烈文問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