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成天在人耳邊說,你孩子不用上學就能混到咋樣咋樣的,不是蠢就是壞。
得益于畢業分配政策的取消,加上呂氏餐飲去年一年發展極快,真正成為省內能叫得響名號的民營企業,招聘大學人才比以前容易了不不少。
但困難仍然存在。
別說呂氏餐飲,就算衛橋集團這般龐大的民營企業,招聘大學生也不容易。
年前的時候,楊烈文對呂冬說過一個事,關于大學生就業的,企業招聘難和大學生就業難,并不相悖。
十多年以后的事眾所周知,工廠類企業用工難是普遍性的,其中的原因更是復雜,可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這年頭,民營企業招聘難和逐漸露頭的大學生就業難,更多基于傳統的觀念。
別的地方,呂冬不太清楚,就太東這邊來說,大學生畢業后的首選仍然是有正式編制的行政和企事業單位。
民營企業,哪怕是發展起來的民營企業,很多人也瞧不上眼。
但取消分配以后,有編制的工作意味著要參加考試,有關系的自然容易一些,卻是少數。
逢進必考正在成為常態。
大部分人考不到編制也會成為常態。
周珊珊家在縣城里面,普通的職工家庭出身,不算多好,也不算太差,但比起袁靜來,差距有些大。
家中提供不了幫助,就要自謀生路。
相對而言,這年頭大學畢業后那種不工作的純粹啃老族,還是比較少的。
即便沒有編制,大學生也能找到相對不錯的工作。
不止是周珊珊,吃著飯的時候,蔣曉曉還帶來一位藝術學院低兩級的同學,跟宋娜說些設計上的事。
那位同學似乎對進入溫馨商貿挺感興趣。
正月初七,呂氏餐飲正式開工,所有店面包括過年期間營業的在內,也在今天正式放鞭炮營業。
呂冬跟去年一樣,一早來到公司門口,為在總公司工作的員工,親手發放紅包。
各地的店長和區域經理,也同樣如此。
一句過年好,一個二百塊錢的紅包,能讓員工記很久。
做到公司老板這個地步,發出一部分獎勵,是為了讓下面的人賺更多的錢回來。
新年的晨會很簡短,剛剛結束,周珊珊就找上門來,由薛天、呂冬和杜小兵三人進行聯合面試,很快就會加入呂氏餐飲的財務部門,成為一名實習員工。
上班第一天,員工也沒啥工作,大都在聊天,像是場茶話會。
下午,研發部那邊有電話打過來,卻是楊峰在上班的第一天就找呂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