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件青花瓷的青花顏色圖案全都繪制成功后,蕭章的青花瓷燒制也終于到了最關鍵的一步,那就是施釉!
這青花瓷的施釉是十分講究的。
可以說這施釉的方法都是有著非常多的說法。
首先這瓷板畫除外,蕭章另外兩件如意罐和大碗都屬于是器皿類的青花瓷。
這種是需要里外施釉的!
就是器皿里面施釉,外面也要施釉。
這若是小件的青花瓷器,比如茶盞或者杯子,小碗之類的,內釉需要提前施釉!
也就是所謂的蕩里釉!
這種器皿制作,若是器內沒有裝飾的,則需要先上里釉。
器物外面的釉則是后期第二次的浸釉。
施加在器皿外面的釉則是施外釉。
若是類似蕭章燒制的這種大件的器皿類青花瓷,器內則是采用大筆涂釉,器外則是外澆釉!
而且細分類別還有很多。
當然現在蕭章所使用的都是液態釉,在最早的時候,釉是固態的粉狀的,也叫釉粉。
液態釉,也叫濕釉,它的調制對水的要求很嚴格,景德鎮燒制青花,無論傳統還是現代,用來調制釉都以昌江水為主,偶爾有一些特別講究的,會用雨水,當然主要是因為蒸餾水成本太高。
景德鎮除了青花瓷之外,還有粉彩也非常出名,但是粉彩對水的要求更高。
水里含有鈣鎂離子等礦物質,也有浮游物和一些有機物質,這些都會對釉產生一定的影響,尤其是顏色釉,比如對花釉的發色就有極大的影響。
據傳說將龍泉的釉料帶到景德鎮,用景德鎮的水調配后施釉,燒出來的效果跟龍泉的是不一樣的,除去窯爐的影響,也有可能就是水中的微量元素造成的區別。
釉料的淘洗也很關鍵,如果雜質沒有淘洗干凈就直接施釉到坯胎,釉面就會很容易出現黑點或礦點,甚至表面起鼓包的現象。
同時,施釉前,坯胎的表面一定要保持干凈,當然,施釉時也一定要保證手部的干凈,決不能有機會污染到坯體,灰塵和油污會導致釉料掛不穩造成縮釉。
保證好這些點之后,才是各種關于施釉的特點分辨。
這第一種就是所謂的撒釉!
撒釉屬于最早期的釉粉施釉方式。
最早時期,撒釉就是把釉料制成粉狀,包在紗布網兜中,趁著剛拉完的坯還濕著的時候,直接進行拍撒,也有直接撒粉的。
亦或者會在坯體干了之后,再抹一層泥漿,然后用上述方式進行撒釉。
撒釉起源很早,現已不再用這種方式。
這第二種就是澆釉,屬于是原始青瓷時期就有的工藝。
澆釉分正澆法、反澆法,操作中需要不斷攪拌釉料,古時候坯體都是生坯,沒有經過素燒,不方便搬動,于是匠人們將坯體放置于架在油桶中的木板上,正澆法顧名思義就是從上往下澆,反澆法就是將坯體倒置,從下往上澆。
這兩種澆釉的方式,燒制成的效果也有不同。
這第三種就是刷釉,也就是原始陶器刷漿工藝演變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