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之后,劉半夏就不說了,而是非常認真的縫合著。
“這小子啊,這么說……,不會引發問題?”陳振興皺眉問道。
周書文卻搖了搖頭,“如果有些人要對號入座,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其實您心里也清楚得很,在耗材這方面確實是每家醫院都存在的問題。”
“甚至于都可以說,已經是很多外科醫生的常規技能了。現如今很多耗材的價格已經無關質量,而是回扣多少。”
“這也是很多患者詬病的地方,要不然為啥都說咱們醫院賺錢呢。但凡是個手術,即便是很小的手術,也要花好多錢。”
“但是我覺得半夏所考慮的并不是一臺手術該花費多少錢的問題,而是作為一名外科醫生而言,不將心思用在手術技巧的提高上,而是花費在如何使用更多耗材上,是不是本末倒置了?”
“假如某一天真的需要急救手術,在沒有相關耗材的情況下,是不是這臺手術就做不了了?”
“沒有過硬的醫術作為基礎,時間長了真的會出大問題。我們醫療系統內的腐敗為什么這么嚴重?要么不出事,出事就是嚇死人的大事。”
“還不就是因為這些公司們許以的重額回扣?每一家醫藥公司或是醫療器械公司,他們的公關費在公司的總支出中肯定占據很大的一部分。”
“越貴的越好賣,也越愛生產。相反那些價格低廉的藥品和器械,因為利潤太低,反倒出現了緊缺的現象。”
“作為我們院方來講,其實一臺手術中耗材的多與寡,對于我們的利潤來講差別并不是很大。因為我們有進價成本,多出來的那些利潤跟耗材的價格相距甚遠。”
“多用耗材,醫院也沒多賺多少錢。誰賺去了呢?那些公司賺取了,回扣拿走了。傷的是什么?醫院的口碑。”
“這是現如今醫療單位的大環境,所以我覺得半夏今天這一課就挺好的。我們當醫生的人啊,確實應該考慮一下了。”
“也許會被人詬病假清高,可是這個問題大家都哈哈一樂,誰也不提,就當沒看見,再過上幾年又會變成什么樣呢?更多的人都會隨波逐流吧。”
“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跟你探討過?”陳振興問道。
周書文搖了搖頭,“這倒是沒跟我說過,只是跟我說在升任為副主任以后,他的抽屜里多了好多的名片。”
“也是在他上臺的手術多了以后吧,那些人的嗅覺也是非常靈敏的。知道以后他會上更多的大手術,大手術啊,使用的耗材和藥品就多嘛。”
“你們啊……,都是蔫聲干大事的人。”陳振興無奈的說道。
“應該先跟我溝通一下,還是應該選一個溫和一些的法子。現在僅僅是他事業的起步階段,會得罪很多人的。”
“院長,其實或早或晚,都是要得罪人,那還不如早一些比較好。”周書文笑著說道。
“因為對于這個問題只有兩個選擇啊,一個是說,另一個是不說。要說的話,還不如早說。把基礎打下了,也是告訴所有人自己不僅僅這么認為,也是在這么做,別人還能說什么?”
“而且半夏的說法又不是一桿子打倒所有人,患者的實際情況要允許才行,而且外科醫生的技術也要過關。”
“其實就是給大家伙提個醒,不要忘了自己的本職工作是啥。能想明白的就會鉆研醫術,想不明的,也就是那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