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眾人卻也感嘆了好一陣子。
同時,就此也延伸討論了一會兒巴國的歷史,特別是有一點很有意思的地方。
根據史料,戰國時期,在巴國最強大的時候,“七國稱王,巴亦稱王”。也就是說,當時巴國已經扔掉了周王朝給的子爵帽,自己給自己帶上了王冠。
但是,這個姬弇,卻還是自稱“子”。
以前的國君已經稱王了,他為什么又改回“子”呢?
實際上楚國一開始也是“子國”,后來稱王之后,就再也沒有改過。
關于巴國的現存史料非常之少,這個問題很難有學術答案。
不過,根據這里已有的發現和姬弇的種種作為來看,原因很可能只在他一人身上。
用現在的話說,這個人有點兒復古思想,也有點兒理想主義。
所以,他和當時的戰國時局是不合拍的,這仿佛已經注定了他不會有一個好下場。
弄了個“秘密基地”都沒來得及用,就在外面掛掉了;而在巴蔓子赴死之前,巴國產生的內亂,也有可能和他有關系。
······
討論這個并沒有占用太長時間,行動組的人還是能分清輕重緩急的。
目前已經開了四具石棺,最外頭的兩具和最里頭的兩具;剩下的中間六具還沒開呢。
得繼續開。
這次就干脆順著來了,先開一側并排的三具石棺。
開了一具石棺之后,里面竟然是空的!
挨著再開一具石棺,還是空的。
連開三具石棺,都是空的。
“這是沒來得及裝滿?”吳奪開了口。
“有可能啊,金餅和玉器的石棺,本來也都是一具石棺都沒裝滿。”葛亮應了一句。
“嗯,這地方,姬弇顯然是沒能再回來,建是建成了,但是‘物資儲備’有可能沒完成。”吳大志想了想,“之前的四具石棺里的東西,可能都是最重要的和最值錢的。”
“那就繼續?”吳奪一邊說,一邊走向了另一側的三具石棺。
“對,一鼓作氣吧!說不定全是空的。”吳大志接口道。
這一次,又出乎了大家的意料,開的第一具石棺,就有東西。
只是非金非玉,全是龜甲。
龜甲雖然沒能將石棺填滿,但至少占了一多半。
這些龜甲個頭兒都比較大,而且龜甲外面都有刻好的圖形,有的是長方形,有的是斧形,有的是菱形······
“這是占卜用的,但還沒用過。”吳大志說道,“看來姬弇確實也有將此處作為臨時‘避難所’的打算,所以才準備了這么多龜甲,以此來推算和預測相關信息。”
用龜甲占卜,基本是“一次性”的,因為得燒。燒了之后,結合刻好的圖形和燒出裂紋的位置、形狀、走向等等來卜測吉兇。燒過的,自然就不能再用了。
“巴人尚巫。”寧霜接口道,“之前出土過的巴國遺址,不少墓葬中都有一定數量的龜甲。”
吳奪嘆了口氣,“劍和龜甲······要是用龜甲占卜出的結果完犢子,他就會用劍抹脖子;卻都沒用上。”
“好了,搞清楚就行了,繼續吧。”吳大志抬手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