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個人被曹得志果斷排除了嫌疑,因為兇殺案里越像兇手的人往往越不是兇手,丫就是作者擺的障眼法。
事實上,波洛也不懷疑佩頓。
這個偵探,似乎確實有點水平。
而隨著故事的不斷進行,越多越多的人物牽扯其中,曹得志對這部的觀感,逐漸發生了變化。
“有點意思啊……”
案件的難度,在不斷提高,值得懷疑的人,也越來越多。
首先是羅杰的好友布倫特,這是一個孔武有力的男人,羅杰死的時候,這貨剛好在羅杰家里做客。
而且布倫特沒錢,卻喜歡羅杰的侄女,偏偏羅杰的侄女還和羅杰的養子羅佩頓有特殊關系!
所以這家伙完全可以殺了羅杰,然后陷害羅佩頓,自己抱得美人歸……
“會是他嗎?”
曹得志開始他的頭腦風暴,看向書中的另一個人物。
精干瘦小,做事嚴密,活潑開朗的小受男秘雷蒙德。
這個人,似乎沒有大毛病,但推理,越不像兇手的,往往就是兇手!
緊接著,曹得志又注意到其他人……
案件的相關人物很多。
而且這個案件里,牽扯到的每個人,似乎都有自己的秘密!
波洛還特意把所有人聚在一起,明確的點了出來:
“你們所有人都像我隱瞞了一部分事實,也許你們認為這些事實與案件無關,所以選擇了自我保護,但破案的關鍵也許就在你們隱瞞的部分里。”
曹得志以為波洛在懊惱。
結果讓他意外的是,波洛根本不是在懊惱,而是在裝逼:“但是沒關系,我會查出一切。”
怎么說呢?
更像是一種對兇手的挑釁。
“很快我就會找到你。”
就是類似于這樣的宣言,看到這,曹得志忽然發現,自己好像有點喜歡上這個偵探了。
但兇手到底是誰呢?
曹得志有些著急起來。
他作為資深推理部主編,看過的百分之八十的推理,都能在偵探破案之前鎖定兇手!
可這一次,他卻拿不定主意了。
因為每個人物都有不在場證明,而且每個人物又都隱瞞了一部分事實,導致這個案件愈發復雜起來。
草蛇灰線。
故事里必然藏著伏筆,關于兇手是誰的間接證據,但曹得志看了三分之二的內容,卻仍然沒有準確的猜出兇手!
楚狂用心了……
這個案件,如果不是足夠耐心的準備和規劃,很難寫的這么復雜,偏偏又在復雜中,借助偵探的手來不斷撥清迷霧。
“現在,該懷疑的都懷疑了,那么,兇手是誰?”
這成了曹得志最在意的事情,他恨不得現在就翻到結尾,看到最后的真相!
但他忍住了。
看推理的樂趣在于過程中的推理,一旦得知兇手,就很難體會到快感了。
這時候,曹得志發現,自己已經完全被《羅杰疑案》吸引了!
這是一個很棒的案子!
整個案情布置和規劃都非常漂亮!
所以這也讓曹得志一邊急切的想要找出兇手,一邊又眼神越來越亮!
原來幻想作家也能寫出這么漂亮的推理!
呃……
現在下結論好像還是早了些。
如果楚狂只是故布疑陣,最后的兇手不能夠讓讀者感到恍然大悟的話,那這部就算不得高明。
想到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