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中。
嗩吶比賽開始。
秦洲選手第一個出場。
各洲直播間一片歡聲笑語。
“下面請欣賞民間藝術,嗩吶表演!”
“讓我康康是秦洲哪位曲爹負責了嗩吶的創作。”
“哈哈哈哈哈哈,好像沒有曲爹專門寫過嗩吶的獨奏作品吧,運用嗩吶作為點綴的倒是不少,比如羨魚之前那首《九兒》。”
“這玩意兒的確適合打輔助,用的好就是神來之筆。”
“不過這畢竟是藍樂會。”
“好歹也是一枚金牌。”
“作品信息出來了!”
“誒?”
“噗嗤!”
“怎么還是他!”
只見舞臺大屏幕上浮現出作品信息!
作品:百鳥朝鳳
作曲:羨魚
演奏:宋舟
羨魚仿佛跟樂器杠上了一樣,連嗩吶創作都摻和了進來!
……
中洲直播間。
觀眾跌宕的心情,好不容易從《故鄉的原風景》中平復,此刻一個個又炸毛了!
“啊!”
“不行了不行了,要死要死要死!”
“快掐我人中!”
“我需要速效救心丸!”
“我套你猴子,咋又是羨魚,這家伙還真是葷素不忌啊!”
“不是說這貨最擅長鋼琴嗎,明明逼格那么高雅,怎么在藍樂會又是二胡又是嗩吶創作的,咱能不能玩點陽間的樂器啊!”
“恐魚癥發作中……”
“這家伙是不把觀眾送走不罷休?”
“等等,先別急著死,這項目跟咱沒關系啊!”
“咱中洲沒有幾個會嗩吶的,昨天三個選手就被團滅了,根本沒進決賽。”
“笑死!”
中洲觀眾的心態一下子放正了。
要不咱們這波給秦洲的對手加加油?
而就在這些彈幕中。
舞臺上的秦洲選手已經奏響了嗩吶!
……
百鳥朝鳳。
原名,十樣景。
在天朝重點嗩吶曲中,它最具代表性,將嗩吶的表現力演繹到了一種極致。
未必是喜事還是喪事。
這首曲子其實是以熱情歡快的旋律喚起人們對大自然的熱愛,對勞動生活的回憶。
土?
俗?
要知道《百鳥朝鳳》不僅僅是一首嗩吶曲,還被改編成了古箏曲、手風琴曲、鋼琴曲等。
這樣的曲子可不簡單。
當正式的嗩吶聲響起,觀眾的表情,或多或少的起了變化。
這種感覺怎么形容呢?
大家好像在這段樂曲中聽到了各種各樣的聲音。
布谷鳥、鷓鴣、燕子、山喳喳、藍雀、畫眉、百靈……
鳥兒的叫聲嘰嘰喳喳。
好像還有公雞的啼鳴聲穿插其中。
黑夜消逝。
朝陽升起。
這種寓意在曲子中展現的淋漓盡致。
鶯歌燕舞鳥語花香,一切都是那么的熱熱鬧鬧,那是一派生機勃勃的大自然景象。
活潑。
粗獷。
接地氣。
哪怕之前對嗩吶一臉嫌棄的觀眾,此刻都不由得被這種氣氛感染,悄然間豎起了耳朵。
事實上。
藍星觀眾聽到的并不是民間流傳的《百鳥朝鳳》版本。
民間流傳的樂曲結構松散沒有高潮,里面有很多演奏者的興即興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