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夯土城墻是一道枯燥且漫長的過程。
趙武感到好奇的是,老呂家在建設時用到的工具。
比如,用木材搭建起來,一條看上去很長的木槽,它被馬拉動著什么裝置,木槽竟然能輸送泥土到需要的位置。
這玩意其實就是一種簡易粗略版的輸送渠道,原理跟水車相關,只是造型不一樣。
水車是規范的圓形。
輸送渠道整了個拉長的橢圓形。
就是怎么的簡單粗暴。
在呂武看來很簡單,只要將齒輪和輪軸發明創造出來,再有相關的創意,建造難度沒想象中那么大。
關鍵現在的人并不這么看。
現在的人,他們對這玩意的存在感到驚悚,使用之后卻驚為神物。
對此,呂武只能說,一旦發現各種“輪”的正確使用方式,人類真的可以無所不能。
要是嫌棄麻煩和太過于考驗技術,他都想直接搞出龍門吊。
當然了,他也搞不出來。
不過,只需要用到簡單杠桿原理的吊裝器械,早被他弄出來了。
事實上,人類阻止自己進步的只在于創意。
也就是缺乏靈光一閃。
要不然,很多看似高大上的玩意,想通了其實挺簡單的。
呂武擺出來就難以阻止受到窺視。
趙武喜歡看?
要不是時間不對,呂武不會去阻止。
“陰武子。”齊溫來了之后首次出聲,說道:“我主年幼,需兄輩扶持。”
老呂家的家臣,聽到了立刻是滿心的驕傲。
趙氏現在落魄了沒錯,可耐不住人家祖輩風光過啊!
齊溫又往下說:“陰武子與我主親厚,為何久不至我主食邑?”
呂武沒琢磨出是個什么意思。
“我主與陰武子相距不遠。”齊溫看到呂武明顯愣住的表情,不解地問:“陰武子……,不知?”
現在又沒靠譜的地圖,是在什么地方,要么是腳踏實地去跑一圈,不然就全靠猜。
呂武重視的是北邊,其它方向只在乎誰自己的鄰居,其余很少關注,或壓根沒關注過。
長期以來的通信,呂武都是經過韓無忌或韓起的手。
所以,他知道個鬼啊!
“我主趙城,舊時為造父食邑(洪洞)……”齊溫心里很迷,納悶呂武是不是真的關心趙武,怎么連趙武的封地在哪都不知道。他介紹完,想了想,說道:“與陰武子有同袍之情的徐章,便與我主比鄰。我主之地,位在徐章南側。”
等等!
呂武在腦海中勾畫地圖,迅速找到徐章的封地在哪。
然后,他徹底懵逼了!
敢情自己的理解一直是錯誤的!
他一直以為趙武的封地是在自己東北方向,也就是汾水上游,靠近涂水那邊。
現代人的理解,趙地就是在那邊。
而趙武就是個現代人。
結果……
特么!
說好的趙地呢!
搞半天,趙城在楊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