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讓呂武的發展路線就是盡力收攏野人,又去北方不斷擄掠?
另外,他還在戰場上不斷地抓人,光是這一次南下,抓到的俘虜就超過一萬,別說后面國君又賞賜了八千鄭人。
不知道是不是國君刻意,分配給呂武的八千鄭人中,婦孺占了絕對的多數,壯年男性只有數百。
其他家族肯定不會滿意,甚至會滿腹牢騷。
呂武對女人的數量占了六千,孩子占了一千多,剩下才是成年男性,感到無比的滿意。
尤其是事先已經知道老呂家人口突破二十萬為前提。
現在老呂家已經相對不缺勞動力了。
不看兵源素質,“徒”與“羨”合起來能有兩個“師”,已經符合一個中等貴族該持有的武力。
“徒”就是正式的武士。
“羨”則是屬于貴族的臨時武裝,以國家層面叫預備役。
平時的話,呂武當然沒可能拉起兩個“師”,就算一個“師”都顯得有些勉強。
這個勉強是因為“徒”的數量不足以支撐起一個晉國“師”該有的戰斗力。
所以了,老呂家拉出一個“旅”,有軍備優勢的加持,跟其余家族的一個“師”掰腕子是沒問題的。
要是拉出一個“師”,對上其余家族的兩個“師”,不出意外其實會是輸掉的局面。
等于說,動用的兵力越多,老呂家就越贏不了。
這種硬傷,是每一個新興家族都有的。
呂武知道對自家來說,接下來注重什么才是關鍵。
除了保證有足夠的產糧區之外。
他需要用三年的時間,將一個“師”的戰斗力給弄上來,同時加強對“羨”的訓練。
而三年的時間,不出意外的話,他應該會釋放將近兩萬名奴隸?
到時候能留下多少不好說,總歸不會太差。
呂武正想著事情,幾個家人很努力維持溫馨的氣氛。
外面卻傳來了通報聲。
宋彬笑容滿面地進來,說道:“主,數歲往北而去之人,歸來矣!”
呂武先是有些沒反應過來地稍微一愣,抓住“往北”這個關鍵詞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他霍地站了起來。
也就是三年……還是四年前,他分別派出兩支隊伍,一支去了西北,另一支去了北方,為的就是尋找好的馬。
這些年,不管是哪一支都沒傳回音信。
呂武后面又陸陸續續派出小隊,說什么都要改善自家的戰馬質量。
“歸來者幾人?可帶回好馬?”他先問人,再問有沒有完成任務,與現在的貴族有點格格不入。
葛存不斷點頭,說道:“帶回數百匹馬,又有自稱樓煩之人隨行。”
樓煩?
呂武聽過這個名字。
他們是諸夏早期的北方游牧民族。
根據一些史料,關于樓煩有兩個說法。
第一個是,樓煩為北狄的一支。
另一個則是,樓煩其實是周王室的分封國之一,爵位為子爵。
沒有爭論的是,樓煩人極度善于騎射。
呂武想了想,對呂陽招了招手。
這大兒子表現得跟小大人一樣?
呂武不愿意玩什么非主流,去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子嗣。
現在那么干,其實才是取亂之道。
呂武甭管呂陽到底懂不懂,打算時常帶在身邊,來個自小的耳目濡染。
尋找良馬對老呂家非常重要!
事關老呂家能不能搞出自己的特色兵種。
呂武帶著迫切的心情,抱起呂陽急急地出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