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姜”其實就是小寶貝的意思。
用“齊姜”這個稱呼,只說明那一位齊國先君的夫人很得寵也很漂亮。
聽說過“孟姜女”嗎?
她的名字其實不叫“孟姜女”,稱呼應該拆開來進行解讀,“孟”指的是家族的長子,“姜”是小寶貝。
所以,總的意思是:某個家族長子的小寶貝。
當然了,“孟姜女”是《左傳》里面一個故事的角色。
而《左傳》這么一本書,里面的故事很是一言難盡。
比如,臥冰求鯉這么一則故事。
為什么想用體溫將冰化開?
直接砸呀!
《左傳》里面的故事需要“意會”,也就是領悟其中的道理,不能用邏輯去進行思考。
這樣才能理解“孟姜女”為什么能哭倒長城。
故事的核心不是講“孟姜女”能哭倒長城,只是用這么一則故事來斥責秦國的殘暴。
齊國先君呂無野喜愛的一個小寶貝病死了?
這個關萊國什么事。
為什么兩件事情要連起來提?
國君要是沒聽說齊國大夫晏弱出使萊國,會納悶為什么要特別提到那個“小寶貝”死了的事。
萊國是一個東夷體系的國家,臣服周王室之后得到了“子爵”的爵位。
了不了解萊國對于晉國來說不重要,只要聽說過關于萊國出美女的傳聞就行了。(中原另一個出美女的是衛國)
別看國君年紀輕輕,有在周王室地盤生活的經歷,學習時沒少往周王室的圖書館跑,是一個廣聞博見的人。
“齊君求萊姜?”國君想到自己還是單身的事實。
他也是夠能聯想的。
齊君呂環那位父親存世的小寶貝死掉,會讓齊君呂環生出向萊國討要美女的心思?
而這正是呂武接下來要提的事情。
他說道:“魯不敵齊,臣唯有謀萊國之土。”
國君愕然。
魯國當然打不過齊國。
以前打不過。
以后也打不過。
幸虧國君的聯想力不錯,馬上就猜到呂武的用意,一臉贊嘆地說:“陰卿謀國,寡人喜也!”
他沒忘記士魴和魏琦,又說道:“彘卿、櫟陽卿,亦是寡人肱骨也!”
好八面玲瓏哦。
就是,呂武差點笑場。
彘就是豬嘛。
所以,士魴要是用“彘”來作為前綴,就是豬魴。
也就呂武心思多。
現在前綴千奇百怪的人多得是,“彘”算是最為正常的一個,不少是以人的某個部位來取名,甚至有取名叫“臀”……也就是屁股的人。
叫屁股也就算了,還給加上顏色,叫黑臀!
以為叫屁股就是極限了嗎?
并不!
某一國之君的名字是一種不妙描述的人體器官。
每一個時期都有當時對文字的定義。
比如說“翔”這個字吧。
“翔”明明是一個寓意非常不錯的字,硬生生被弄得等同于穢物。(話說,為什么會這樣?)
所以說,公元前572年的現在,取某些名字可能是好的寓意,到了二十一世紀,文字的理解可能會變得千奇百怪。
國君看向魏琦,問道:“櫟陽卿可會知魯執政?”
魏琦搖頭,說道:“未有此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