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戰局的一再發展,察覺到己方情況越來越糟糕的后子針,臉色隨著戰局變化變得越來越蒼白,抿著嘴唇苦思冥想,急切地要找到對策。
其余的秦國貴族臉色好不好哪去,他們心里再著急也沒有出聲干擾后子針,只期盼后子針趕緊拿出對策來改變不利的戰局走勢。
“諸位可有人愿率軍阻擊晉軍戰車、戎騎?”后子針這么問道。
所以,他沒有無視掉晉軍集結起來的戰車和騎兵部隊,并且知道想將部隊撤回來,需要有人去奉獻和犧牲。
從開戰到現在,后子針可以說是智商在線,并沒有突然中了什么降智光環。
實際上,春秋中葉的戰爭,正面戰場講的不是什么戰略層面的布局,很純粹是一種戰場上戰術調動方面的比拼,趨于雙方將士靠硬實力的較量。
所以,秦軍遭遇到的不利局面,固然有后子針戰術應對方面的不足,更多是秦軍在硬實力比不上晉軍。
一眾秦國貴族思前想后,承認哪怕是換成自己來指揮,未必能比后子針做得更好,暴脾氣什么的發作不起來,只能泛起一陣陣的無力感。
他們已經完全發現晉軍從資源到列裝勝過秦軍太多,晉軍主將呂武也不愧是那個令秦人深恨痛覺的猛人。
吳剛挺身而出,說道:“公子分兩‘師(五千)’予剛,剛誓死抗擊晉軍。”
后子針卻是看向另一名秦國貴族,說道:“我予你三‘師(七千五百)’,務必誓死抵抗晉軍!”
被點名的秦國貴族臉色一僵,想到了什么沒有拒絕。
前去刺殺呂武的是吳氏的吳榮,吳氏已經幫后子針和秦國扛了好大一口鍋。
吳剛是吳氏的家主,承擔起了那么一口鍋,未來少不了被打上“刺客家族”的標簽,很難交到知心朋友不提,可以想象在中原的名聲會臭到什么程度。
但凡后子針有點人情味,怎么可能再讓吳剛去干與送死無異的事?
真那么干的話,后子針以后還能不能跟其余貴族一起快樂玩耍了?
他看著那名得到任務的貴族離開,環視眾人一圈,說道:“后方援軍源源不斷而來,另有一‘軍’繞道行于晉軍后路,我等只需堅持七日,必將陰武斬殺于此!”
關于殺死呂武對秦國多么重要,又會讓晉國陷入什么樣的動蕩,一系列的根根底底與枝枝葉葉,該說的其實早講了不止一遍。
正是基于這一點,后子針決定派人刺殺呂武才沒有遭到反對,他們要么是開口贊成,不然就是不發一語地默認。
現在嘛,展開交鋒后的戰事進程非常糟糕,頭腦清醒的秦國貴族早不奢望能戰勝晉軍,悲觀一些的秦國貴族甚至懷疑己方能不能堅持七天之久。
倒是沒人腦子抽了,開口詢問后子針,諸如怎么現在還妄想斬殺呂武,不是該想著抽身而退嗎?
真要是有人頭鐵那么問,超大概率會被視為霍亂軍心,保不住項上首級。
覺得需要交代的事項已經交代完的后子針要繼續去巢車之上總攬全局,耳邊傳來了一陣陣的喧嘩聲。
他疾步向前,親自撩開帳簾向外看去,看到的是有士兵一臉惶恐地在亂喊亂跑。
“發生何事!?”
正在發生的事情給予了答案。
之前得到命令要去攔截晉軍戰車和騎兵聯合部隊的秦軍,他們出營倒是出了營地來不及做更多,遭遇到處心積慮等待的晉軍戰車和騎兵聯合部隊直接撞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