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種晉軍以戰車打頭,騎兵跟隨其后,戰車先蠻橫地沖撞秦軍,騎兵再游弋于邊緣一層層收割,秦軍既要被晉軍戰車部隊橫沖直撞,又要被晉軍騎兵像是剝洋蔥那樣削掉一層又一層,有點被耍得團團轉的畫面。
這一場戰爭已經看不到諸夏“君子戰爭”的影子。
要不然,晉軍應該做的是等秦軍出營布置好陣型,不能那么直接地發起攻勢。
只不過吧,秦人連刺殺晉軍主將都干了,憑什么還去要求晉人必須當“君子”呢?
剛出營地的秦軍崩潰,一部分潰兵調頭朝營內跑,更多是留在原地繼續被耍得團團轉。
一沖不回頭的晉軍戰車部隊則是直接沖進秦軍的營寨,一路上各種沖撞,開始了席卷營盤的操作。
營寨遭遇那么一種狀況,致使本來就有些扛不住的正面戰場秦軍直接來了大局部潰散,間接讓一直處在待命狀態的一個陰氏“師(七千五百)”進行分兵。
這個陰氏“師”分出兩個“旅(三千)”加入對正面戰場秦軍的絞殺,三個“旅(四千五百)”撲向秦軍營寨。
處在看戲狀態的中行偃不甘寂寞,找到呂武請求加入作戰序列,要去的是河床淺灘戰場。
呂武同意了中行偃的參戰請求,并且認為時機已經成熟率領各家部隊入場。
在之前,呂武實際上想過要不要干“圍點打援”的操作,想到耗費的時間會太久,估計秦人也沒那么傻。
這樣一來,呂武何不趕緊解決完這支秦軍,再讓魏琦配合著消滅其它區域的秦軍,合兵直接殺進秦國腹地。
其實,其它區域的秦軍也能不花費太多精力去理會,他們殺進秦國腹地之后,在外的秦軍難道會眼睜睜看著?
到時候完全可以再分兵設伏,吃掉那些從外面趕回來的秦軍。
打這種沒有規則的戰爭,呂武還真有信心吼嗓子問:誰比我專業?
這一刻,吳國上至國君下到貴族跳出來:小伙子,看過來。
想做點什么的后子針,他發現隨著晉軍殺進營寨,局勢已經徹底失控。
那是一種明明想要發布指令卻找不到人,哪怕找到了某個貴族,該貴族成了光桿一個,指揮鏈完全脫節的狀況。
局勢對秦軍來說很亂。
晉軍這邊,呂武對戰局進行著相當程度的把控。
當然不是所有秦軍都被包圍,一部分秦軍不知道打蒙了還是有意識向戰場外撤,晉軍主攻目標是秦軍的營寨,他們成功脫離出去,用一種劫后余生的心態看向打得正激烈的戰場。
臨近傍晚時分,晉軍這邊的高層來到戰后的秦軍營寨。
呂武看著被生擒的后子針等一眾秦國貴族,語氣溫和地說道:“武與公子乃是初見?”
好像還真的是這么回事啊!
兩軍沒有按照傳統戰前致師,導致雙方主將從未面對面。
結果是剛見面,一人以勝利者的姿態,另一個看上去灰頭土臉又掩飾不了沮喪。
如果是正常的俘虜流程,呂武該掏出玉來遞給后子針,玉的品質還要足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