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明顯了,智盈年幼沒錯,智氏的重要族人和家臣難道就沒有腦子,不清楚那么干會惡了陰氏嗎?
極可能的情況是,智氏那邊認定或懷疑智瑩遭到刺殺跟陰氏脫不開關系,用那種方式來進行控訴。
還有另外一個可能,也就是呂武主持下將智氏進行削弱,遭到智氏上下的怨恨。
在智瑩這個扒拉能手的操持下,智氏以非常快的速度壯大,陰氏選擇了庇護卻也將智氏的其余封邑給剝奪,只是保留了“智”地。
呂武那么做固然避免智氏遭到針對,然而智氏會感恩戴德嗎?顯然不會的。
站在智氏的立場,哪怕僅是有萬分之一的可能性,他們依然覺得自己不會落得個家破人亡的下場,撐個十來年就能挺過去了。
說是貪心不足,還是沒有理智都行,人總是會渴望事態往好的一面發展,不會愿意接受那些對自己帶有惡意卻是沒有發生的推測。
當時的情況是,智氏不自我削弱,有的是家族愿意幫忙動手。
中行吳低下頭,說道:“智萬、裴勇已自裁。盈醒悟遭到蒙騙,痛哭流涕,親來向元戎賠罪。”
呂武接話,說道:“不必。”
老智家這一波對陰氏造成的影響遠比想象中更大,不是死上幾個智氏族人、家臣或賠罪能夠了事。
外人不知道智氏沒有請示陰氏就動手,韓氏一開始極力忍耐就是因為忌憚陰氏擔任推動的角色,或進行武力介入,等于智氏不但拿陰氏在當猴耍也欺騙了世人。
在智氏的設想中,擺明就是覺得陰氏為了臉面至少會不吭聲,他們占定那個便宜了。他們哪能想到陰氏第一時間發聲,韓氏給出跟智瑩遭到刺殺無關的說法,有新的證據表明魏氏才是刺殺智瑩的真兇,裹挾韓氏一塊去對付魏氏了。
那個新證據哪來的?期間只有中行吳下場,再聯想到魏氏和荀氏(中行氏)在開拓東面有足夠不愉快,天曉得所謂的證據到底靠不靠譜。
當前,魏氏一邊跟韓氏和智氏聯軍在打,另一邊又要提防陰氏和荀氏(中行氏),同時一再否認跟智瑩遭到刺殺有關。
呂武一直在尋找某個黑手導致這一切的蛛絲馬跡,動用了很大的人力物力以及社交人脈,找來找去壓根沒發現有黑手存在的痕跡。
那到底是個什么情況?難道真的是智盈太過于年幼,諸多的巧合或各種信息讓智盈認定是韓氏干的,后面受于局面不利又有中行吳介入,才掉頭去針對魏氏嗎?
如果是中行吳為智氏和韓氏說和,里面的事情絕對不簡單。
原因在于解氏跟魏氏也處在矛盾爆發的階段,不要忘記解氏一直很得到來自陰氏的照顧,再來就是荀氏(中行氏)同樣有針對魏氏的需要,并且荀氏(中行氏)扮演的角色是呂武的忠實馬仔。
要是將晉國的內亂梳理出一個脈搏,會發現陰氏雖然沒有入場,解氏和智氏都有陰氏庇護,趙氏和韓氏屬于親近陰氏的一方,注定不可能讓陰氏一直置身事外。
那樣會讓中立者產生一種誤判,認定就是陰氏在主導一切,用意當然是想干掉魏氏。
在一連串的事情中,中行吳還代表荀氏是中行氏下了場,并且立場鮮明地站在智氏這一邊,幾乎就是實錘一切都由陰氏在主導了。
目前荀氏和中行氏也在調兵遣將,沒有呂武及時喊停的話,中行吳已經讓私軍加入到圍攻魏氏的行動之中。
面臨強烈危機感的魏氏,他們的做法是一邊喊冤,想要靠攏向范氏,再來就是已經退休了的魏琦帶病來“新田”求見呂武。
辛虧是呂武接見了魏琦,要不然魏氏就該無條件服從范氏,就此成為范氏的附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