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勉強地笑了笑,一時間不知道該說點什么。
有了更慘的,他們多少能有一絲絲的心里安慰?
韓國跟漢國有著很長的疆域邊界線,絕大部分的山川地利也被漢國所掌握,韓國最為懼怕漢國也就成了一種理所當然。
如果漢國只是有稱霸的想法,沒有“四晉歸一”乃至于進行“大一統”的決心,韓國當然愿意跟漢國一起快樂玩耍。而漢國要不要“大一統”暫時無法斷定,想要“四晉歸一”則是明擺著的事情。
這樣一來,韓國選擇跟荀國、范國抱團取暖,或是選擇靠攏向楚國,一切也就不顯得那么令人意外了。
范鞅在了解局勢之后,很理解韓起的選擇,想道:“漢國強橫,筑關于韓邊境,奪韓山川地利,滅韓之心已顯。”
劉明應該也是想到了韓國,一些話不得不說,也就低沉聲說道:“如韓可御于漢,我或有生機。若韓亡早,我歸于漢亦為出路。”
范鞅的臉色盡管難看,還是點頭表示認可。
范國真的會失去國祚的話,落到楚國手里絕對沒有好下場。
范氏跟漢氏同出于晉國,但凡漢氏想要干點面子工程,歸了漢國的范氏可能短時間內無法再掌權,生命安全總歸還是會有保障的。
劉明說道:“如今且看荀王罷。”
范鞅的眼神開始有些迷離了,心想:“什么時候變成心里骯臟的人才能過得更滋潤呢?世道真的是不公平啊!”
不怪范鞅有這樣的想法。
上一輩的人,士匄表現得最莽,看著也就顯得有些智慧不足,致使“三家分晉”之后的范氏大有成為第一個倒下的家族;中行吳很早就成為呂武的跟班,一直以來也口口聲聲說是漢國的小弟,一有機會卻是沒有絲毫猶豫給了漢國這么一下。
老實說,范鞅多少是有點埋怨自己那死去的父親,玩什么正大光明,還選了楚國這么個老牌霸主,玩到范國現在這般的半死不活。
“如果父王能夠像荀王那樣陰險多好?”范鞅看著漢軍已經攻進楚軍營寨,宋軍所在的區域也開始對周邊楚軍以及其盟友展開攻擊,心態顯得老復雜了。
現在的天下人怎么看待荀國?
只要漢國、荀國、韓國和范國關系破裂的消息傳開,肯定會有聰明人能夠從一些線索來揭開四個國家的老底,再得出中行吳是個能伸能屈的人的結論。
以后不知道會有多少人認識到“能伸能屈”的重要性,成為中行吳第二、第三、第四……乃至于無窮。
荀國想要的更簡單,他們不像韓國那么弱小,也沒有像范國在一連串的戰爭中出現過度消耗,肯定覺得自己哪怕沒有資格玩“四晉歸一”,當韓國和范國的老大總是夠資格的。
一旦荀國能夠成為韓國和范國的帶頭大哥,等于有了跟漢國和楚國抗衡的資本,進而對齊國、魯國、曹國……等等諸侯的戰爭可以取得更多的優勢。
要是荀國能夠繼續擴張,比如將魯國和曹國等諸侯進行吞并,荀國何嘗不能一躍成為楚國和漢國那樣的霸主呢?
三足鼎立的態勢一旦形成,以地理位置而言的話,荀國可以繼續吞并的國家更多,完成了對山東諸國的兼并和整合,到時候誰來做到“大一統”還猶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