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僧轉著佛珠,對沈秋說:
“雖然你與我師父從未見過,但你和青青,包括你那妻子瑤琴,都是要受他一分恩德的。”
說著話,幾人已入一處大營帳中。
沈秋走入帳篷,便見到一位身穿黃色僧衣,披著紅色袈裟的老和尚,正背對著他們,敲著木魚,轉著佛珠,在輕聲誦經。
只從表面來看,這和尚確實很不出眾。
盤坐在那里,腰桿都彎了下來,只有白色胡須和稍長一些的眉毛,在來回晃動。
圓悟禪師,是目前十二天榜中,除了純陽子之外,年紀最大的一位。他成名很早,江湖輩分極高,甚至比陽桃還要大出七八歲。
如今已是古稀之年了。
“師父,我回來了。”
芥子僧等在老和尚身后,待老和尚念完一篇楞伽經后,才出聲一句。
圓悟禪師,似也是沒感覺到身后來人,在芥子僧出聲之后,他才回過頭來,老和尚臉上也有皺紋橫生,也有老人斑。
留著長長白須,還有長眉飄蕩。
但一眼看去,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那雙眼睛。
很清澈的一雙眼睛。
根本不像是一個古稀之年的和尚應有的,眼中盡是溫和,就好像透露著一股禪意,要安待天下眾生。
那目光中,除了幽靜之意外,還有一分似是小兒的好奇。
他的目光,先落在沈秋身上,打量了幾下,微微搖了搖頭,又看向自家弟子,這一次,老和尚沒搖頭,反而皺起了眉頭。
“心中不凈,禪意不存。”
圓悟和尚轉著手中斑駁佛珠,他用蒼老虛弱的聲音,輕聲說:
“徒兒,你已落紅塵心障,心中如菩薩倒坐,不見佛法,盡是憂傷,轉折非常,這是,遭遇何事?”
芥子僧沉默片刻。
他在圓悟和尚身后跪下,回答說:
“徒兒讓師父失望了。只是,六根已不得再凈,心中貪戀紅塵,無法放手。”
“哦?”
老和尚抿了抿嘴,蒼老臉上又露出一抹笑容,他說:
“貧僧為何要失望?阿彌陀佛,徒兒心中已無遺憾,以往虛浮妄念,也盡落靈臺,雖無禪意,但卻因禍得福,已拿起沉重紅塵。
若再能放下,便可剃度,入我佛門,受我佛法。
此乃大大好事,待金陵事了,便隨為師回去涅槃寺,面壁苦修,三年之后,為師便為你剃度。”
芥子僧還沒說話,沈秋便上前一步,對老和尚一躬到底,輕聲說:
“圓悟大師,請恕在下失禮,但芥子大師,不可剃度!”
他抬起頭,看著老和尚清澈的目光,他說:
“芥子大師,紅塵未了,若真入了佛門,不是善事,而是慘事。”
“這又是為何?”
老和尚眨了眨眼睛,他似是很好奇,便問沈秋說:
“貧僧說我徒兒已窺心境圓滿,斷去妄念,可入佛門,與他在俗世尋得血裔,心下滿足,這兩者,有沖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