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他就把她們領到外間來。
外間在進后廚的門口一邊,還建了一個收款的柜臺,柜臺里面,做了個貨架,準備賣些煙酒飲料什么的。
他指著柜臺對面的一個空地說:“好多人吃飯之前,都喜歡喝兩杯酒。只是賣水餃,還沒法滿足這些喜歡喝酒的人。
所以,咱們還要準備上炒菜。在這個地方呢,再添個冷藏柜,商場里,上面帶玻璃的那種。將來咱們都有什么菜式,就都裝了盤,用保鮮膜封好了,放到冷藏柜里,顧客想吃什么,就自己過來看著點。”
他又一指那面墻說:“還得在這面墻上,弄個大廣告牌,把咱們的菜式,都做好了拍照片放在墻上。另外,咱們的主打食品,水餃,也拍照放在里面,素的、豬肉的、羊肉、牛肉的,白菜餡、韭菜餡、蕓豆餡、鲅魚餡,把你能做的水餃品種和價格表,也都放在上面。
另外,咱們店里得裝空調。冬天暖和,夏天涼快,吃飯舒服,大家才愿意過來。”
陶潔沒了以后,高崎就很少自己做飯吃了。要么從酒館里買回家吃,要么就是和岳帆他們在飯館里吃。類似水餃鋪這樣的飯館他整天來,人家怎么干的?怎么干,做為顧客的他才愿意去,他心里是有數的。
讓高崎這么一說,蔣師傅在心里暗暗合計一下,就又得花小一萬塊錢。
“要不,我把下崗找的這兩萬塊錢,也投進去吧?”
蔣師傅就跟高崎商量說。
借親戚的錢,人家追在屁股后面要啊!大家都窮,親戚們唯恐她還不起不還了。她是打算用這個下崗的錢,先還要的急的幾個親戚的。
可是,弄這么一個店,這個投入,實在是太多了。她一分錢不投,還和人家對半分成,這太說不過去了。
高崎就搖搖頭說:“蔣師傅,我還是那句話,手藝就是錢啊!這個店,沒有你,沒有你的手藝,我就是再有錢,能開起來嗎?
現在,是我有錢,投的起。你急著需要錢。蔣師傅,如果今天咱倆調過來,你是我,我是你,你肯讓我出這個錢嗎?”
這句話,說的蔣師傅眼淚差點掉下來,再不提出錢的事情。
有了店鋪,還得有名字。
其實,店鋪的名字,高崎心里已經有了,就叫蔣師傅水餃館。
店鋪起名,越容易記越好。比如,老干媽香辣醬,大家就都記住了。
蔣師傅卻不愿用自己的名字做店名。
店是高崎一手弄起來的,錢也都是他花的,卻用她的名字當店名,這叫什么事兒啊?
“蔣師傅,你這么說就見外了。”高崎說,“咱說好了對半分成的,這個店,是我和陶潔的,也是你的啊?”
蔣師傅不說話了。
人家高崎是一心一意對她,實心實意地幫她,她再計較這些雞毛蒜皮,就當真見外了。
于是,店鋪就有了名字:蔣師傅水餃館。
只是,店鋪營業執照上的法人代表,她死活不讓寫她,就寫陶潔的名字。
“高崎,你什么也別說了,你如果不寫陶潔,寫上我,我就不干了!”她不聽高崎講理了,說話斬釘截鐵。
“陶潔是我徒弟。她自給我當徒弟那天開始,我就把她當親閨女一樣。就寫她,這個店就是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