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經歷過以后的時代,知道好多別人無法知道的東西。
與過去相比,唐城量具工人與工廠的關系,其實已經發生了本質的變化。
以前,工人是工廠的主人,講究的,是無私奉獻,為工廠就是為國家,大家都有一個高尚的目標。
現在,工人已經不是主人,與工廠的關系,就是雇傭關系。來工廠上班,就是為了掙錢養家糊口。工廠雇傭他們,就必須付給他們合理的報酬。
孫繼超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還在講究偉人的鞍鋼憲法,老中青三結合,這已經與這個時代,完全脫鉤了。
高崎不知道松下幸之助,是如何利用鞍鋼憲法,把松下集團給管好的。他是只覺得,在目前唐城量具這個形式下,鞍鋼憲法好像并不怎么實用。
誰知道呢?也許,孫繼超比松下幸之助更厲害也說不定。有機會,他還真得買幾本書看看,關于東方管理模式,關于松下集團,他真想研究研究了。
這是高崎有生以來,第一次有了讀書的沖動。
“誰知道呢?”高崎回答陶潔說,“反正他干他的,咱們干咱們的。萬一他哪一天不行了,再退回來,咱們給他留著后路。”
從這一天開始,高崎就開始了對那個清代考院的修繕工作。
岳帆他叔給聯系了市文物局的專家過來,幫他落實修繕的具體事項,盡量保持文物的原貌。
過去教育局入駐的時候,沒有文物保護意識,好多建筑布局遭到了破壞,現在要恢復過來。另外,教育局原先私自搭建的好多設施,也得拆了,恢復舊貌。
高崎還把孫立海給派過來,參與意見。
他裝修這里,為的是開聚香坊,可不是純粹為了恢復文物。開飯館需要怎么搞,孫立海是行家。
孫立海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考院這邊,二店的廚師長就沒人干了。高崎就給了劉進一個機會,讓他做二店廚師長。
劉進這小子,人很聰明。廚師水平不怎么樣,那是因為他懶,沒下上功夫。可整個廚房該怎么干,他比誰都明白。
別人只知道悶著頭學手藝,他是什么都想摻和,什么都會,什么也不精。
高崎把他找過來,單獨和他談話,告訴他,孫老爺子以后的主要精力,就放在聚香坊那邊了,二店這個廚房,就交給你來管。
管好了,說明你長了本事,將來我調你去聚香坊干廚師長。干不好,憑你現在這本事和在我這兒干的資歷,出去也能混飯吃了,你就給我走人。
劉進心里有點怕高崎,可他就是愿意跟著高崎干。
雖然高崎一天到晚嘴上一百個瞧不起他,整天的訓他,罵他,可高崎從不虧待他,那是拿著他當兄弟,望著他能學好,長出息呢。
他就拍著胸脯向高崎保證,讓他放心,他一定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我讓你把廚房給我看好,誰讓你死去啦?”高崎就又罵他,“狗嘴里你就吐不出象牙來!”
劉進就冤枉說:“高哥,你學點文化好不好?那是形容我會努力,我什么時候要死啦?唉,沒文化真可怕!”
“滾!”高崎這個氣,“老子好歹也是高中畢業,你才中專,好像你比我還有文化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