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能上不能下,這是唐城量具遵循了多年的規矩。孫繼超不遵循這個規矩,在干部們看來,就是不按套路出牌。這一下,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就猶如捅了馬蜂窩。
你憑什么承包模具分廠?你能承包我們也能。你會告狀我們就不會了?我們也去告狀!
折騰半天,也只是表面文章,嘴上強硬。暗地里,他們不約而同,選擇了各找各娘,設法調走。
有和副總原本就有聯系,直接去找副總的,也有去找劉群生的。
劉群生雖然不干分廠廠長了,關系網還在,還能為他們出一把力氣。
最終,大多數干部各逞所能,如愿調離了模具分廠。
清理了干部隊伍,孫繼超就按照自己的設想,提名各車間干部,交職工委員會討論。
基本上,都是按照老中青三結合的路子,一個有多年車間工作經驗,在工人當中有一定威信的工人,加一個文化高,懂技術的技術人員,來形成干部隊伍。目前活比較多的三車間,則多配備一個對車間生產調度有經驗的工人。
干部隊伍形成了,然后再由這些干部領著,安排任命基層的組長,理順各小組的人員關系。
原來的小組長們,好多也并不是憑著本事上去的。上梁不正下梁歪,班組里分活不公,對小組成員索要回扣這類事情,經常發生。
這一回,孫繼超讓各班組自己選自己信得過的組長,好多小組長就被選下來,換了別人來干。
大家在開展這個工作的時候,孫繼超就得考慮,怎么才能從外面弄活來這個問題了。
你內部搞得再好,大家沒有活干,還是掙不出工資來。
過去的時候,對外經營這個事情,是攥在劉群生一個人手里的。也就是說,模具分廠所有的客戶,都是劉群生的。
這也是劉群生控制分廠,為自己謀私利的一個手段。
別人接觸不到客戶,他弄來的客戶,怎么和別人簽的生產協議,產品出廠要不要發票,有沒有回扣,價格合不合理等等這一系列的問題,別人就沒有數。這也是分廠會計無法完全掌握分廠財務狀況的一個重要原因,只能劉群生怎么說,他就怎么造賬。
造賬的目的,只是為了應付上級的財務審查,這本賬和分廠的經營生產狀況,完全就風馬牛不相及。
孫繼超知道這個情況。這就是一筆糊涂賬,根本無法追查。就算有辦法追查,孫繼超也不傻,知道追查下去,后果不堪設想!他也就只好不去較真,大面上過去,不了了之。
工人們往往好說,會計和劉群生穿一條褲子,拿了劉群生的好處,才會和他狼狽為奸,助紂為虐。
其實,這是大家不懂財會制度,不明白這里面的事情。
會計也得聽廠長的,要不然他也干不成會計。計劃經濟時代的財會制度,是無法應對市場經濟錯綜復雜的新形式的。
好多支出與收納,都是過去完全不會存在的新模式,上面沒有對這些新模式有明確的規定,會計也只能是劉群生怎么說他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