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的孫繼超,卻為如何讓大家有活干,掙出工資來而發愁。
劉群生的那些客戶,聽到劉群生不在模具分廠干了,立刻就抽走了交給分廠干的活。已經投產的活,人家能和你履行完協議,把產品拉走,把錢給你,就算不錯了。有些客戶直接就表示,活不要了,錢也不給了。
劉群生接的這些活,大部分都是靠和對方長期合作,彼此利益共享發展起來的關系。
人家把活弄到分廠里來,沖的就是和劉群生的關系。劉群生接活,因為彼此長期合作,互相信任,當然也不會收人家的預付款,都是干完了一起結賬。
在這樣一種情況下,模具分廠一下就沒了接近一半的活,還有一部分白白投入了資金,買來了干活用的原材料,現在卻不知道去找誰要錢去。
分廠的形式并沒有因為劉群生的離開而好轉,反而變得愈發嚴峻。
到這時候,好多職工就開始抱怨,孫繼超來了,還不如人家劉群生在的時候呢。
劉群生在,大家勉強還能吃上飯,這可倒好,飯都吃不上了!
工人們在極度困難的時候,是不會和你講理的。
我不管你貪不貪,你讓我吃上飯,給我發工資,你貪多少都跟我半毛錢關系沒有。你不給我發工資,讓我吃不上飯,就是再清廉,又有個屁用?
孫繼超為了留住這些客戶,親自跑到人家單位去,跑到對方的領導、業務員們家里去,再三保證,原先和劉群生怎么走的程序,到他這里絕對沒有變化。回扣,好處一樣不缺,甚至可以多給。
可是,那時代唐城周邊,大多都是公有制的企業。企業與企業之間的聯系,大多都是像劉群生那樣,是靠企業里有決定權的個別人之間的私人友誼維持著的。
這里面,存在著各種錯綜復雜的利益輸送,這些人之間,也是靠這些不斷的利益輸送才熟悉起來,天長日久才建立了友誼。
這些利益輸送,都是見不得陽光的。對方相信了劉群生,是因為長期合作之下,產生了相互信任。猛然間劉群生不出面,換了孫繼超這個陌生面孔,你就是說的天花亂墜,對方也不敢相信你。
不知道你的為人秉性,也不知道你嘴嚴不嚴實,萬一被你給出賣了呢?這可是毀一生前途的事情,甚至是要坐牢的事情。不熟悉你,誰敢和你共事啊?
再加上劉群生并沒有被高崎一棍子給打死,自己還有廠子,還可以和他們合作。而且因為廠子是私人的,他自己說了算,讓暗箱操作變得更容易。這些人當然會選擇繼續和劉群生合作。
公有制企業的利益鏈,就好比說是一塊蛋糕。這塊蛋糕,在市場經濟興起的那前幾年,已經被瓜分的差不多。新人進來,很難再找到殘羹剩飯了。
這也是唐城量具很少更換分廠負責人的一個重要原因。一個分廠負責人離開了,同時也會把這個分廠的大部分業務帶走,讓分廠瞬間就沒了活干。
來接任的新分廠負責人,如果不帶著業務過來,根本就沒法干。
這就如過去的軍閥帶兵。手里的業務,就相當于軍閥手里的兵。有兵就有地盤和權勢,沒有了兵,你就什么都不是。
分廠領導們像劉群生這樣,私下里搞自己的工廠,也是迫不得已。
萬一哪天干不成領導了,這些賴以生存的業務關系不能丟。只有自己有工廠,才能保證客戶不丟,就算哪天不干了,照樣可以有生財之道。
造成這一切的根源,就是廠長責任制。把過多的權利給了廠長,而工廠卻不是廠長自己家的,死活與他無關,他自己發財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