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總就附和說:“對呀,對呀,我就是這么干的。”就奇怪問,“你是怎么知道的,我沒跟你說過呀?”
高崎就繃起臉來說:“你以為我這個董事長就是個廢物是不是?什么都等著你跟我說,那就晚了!”
劉總就嘿嘿地笑。
高崎繼續說:“你這樣干可以,孫總這樣干不行。咱們過去那些大型機床廠,早就把過去的老傳統給廢了,完全是在向小作坊看齊,以節省成本為宗旨。
當然,這也不能怪他們。咱們現在國內的經濟大環境就是這個樣子,凡事只圖便宜,能湊合用就行。
在這種大環境下,他們連做設備基體的鑄件,都不是像以前一樣,自己按照工藝,專門嚴格生產,而是委托給一些鄉鎮企業去制造。那些跟小作坊差不多的工廠,連生產合格品的條件都達不到。他們為節約成本,生產的東西,這里面還不知道又省略了多少道工藝。
你說,這樣搞出來的設備,能保證質量嗎?
模具公司劉經理自己干的時候,一開始就是進了國產的設備,想著節省成本,自己引進關鍵部件和電子系統來改裝,結果你猜怎么樣?沒出一年,國產設備的鑄件,就因為鑄造時內部產生的應力沒有釋放,這時候釋放出來,都變形了!他的進口部件都白裝了,到最后一算,還不如直接進口整機,吃了大虧!”
說到這里,他就頓一下說:“你的機械設備,變形一點沒有什么事,可以繼續用。可對我們工廠來說,變形一點,整套設備就完了!咱們國內的加工精度要求不高,用變形的鑄件可以。可是我們要生產做為基準的量具,高精度的模具和量規,差一點也不行!要不然,哪來的基準?你買個汽車,下雨車燈就順著玻璃殼往里面灌水,你愿意嗎?那燈罩是什么做出來的?模具!密封燈罩的密封環是什么做出來的?也是模具!沒有高精度的模具,哪來高精度的工業配件?”
劉總讓高崎說的啞口無言,坐在那里沉默半天,嘆息一聲說:“可是,我反復計算過,照這樣下去不能開工,年底肯定不能交付啊!”
高崎就笑笑說:“你再召集你那幫能工巧匠們,想想辦法嘛。我相信,只要大家肯動腦子,辦法總比困難多。我這計劃了一百個億的資金,手里只有五十億。照你這個想法,我不也不用干了嘛。”
劉總回去想辦法,剛走不久,胡麗麗就過來了。
“你沒答應他延遲工期吧?”她進門就問。
高崎就回答她說:“沒有。”
胡麗麗這才松一口氣說:“他這里是關鍵,工期絕對不能拖延。我計算過了,二期和風情街起來,是咱們最快回籠資金的唯一途徑,其他都太慢。尤其是孫繼超那里,明年一年,都不見得可以產生利潤。他這里不完工,我們的資金鏈就有可能會斷掉。那個后果,是無法想象的。”
高崎說:“我明白。你放心,你決定的事情,我絕對不會更改。就算我覺得不妥,也會提前和你商量,你同意了才能更改。而且,更改的指令,還是要通過你來下達。”
他的話音剛落,胡麗麗還來不及說什么,高崎桌上的手機就響了。
高崎接了電話,很快就呆住了,坐在那里不說也不動。
胡麗麗察覺到了異樣,以為公司哪里出了大事,不由緊張地問:“怎么了?”
高崎對著電話說了一句:“你待在那里,我馬上就到。”然后,他看著胡麗麗,面無表情地說,“王曼曼的電話,她在陶潔那里。”
胡麗麗神情更加緊張,聲音顫抖地問:“陶潔出事了?”
高崎依舊是呆呆的說:“王曼曼說,說,陶潔的手會動!”
胡麗麗也呆住了,好半天問高崎說:“你的意思是說,陶潔要,要醒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