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像是數學領域一樣,他并不需要研究的有多深入,只需要知道基礎知識,就能夠加以運用,只不過不是太熟練。
模糊數學和篩選法想結合,放在人工智能領域,還是很有發展潛力的。
這樣一篇演講,可以說含金量十足,也算是很有創新了。
一切都考慮好以后,趙奕就不太擔心了,他覺得安心準備高考就好了,只剩下三個星期時間,上學、下學似乎是一晃就過去了,可沒有想到的是,還是有事情找上門。
五月進入了下旬。
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團隊,也公布了對‘三維震顫波形圖’的驗證結果,他們使用超級計算機,驗證了‘三維震顫波形圖’前十億個解,全部都確定是素數。
普林斯頓大學就是不一樣。
之前燕華大學的團隊也公開了驗證結果,驗證了前一億的解,但放在世界影響力并不大,很多人只是驚訝燕華大學團隊的驗證速度,卻繼續等待普林斯頓大學團隊的驗證結果。
這就是對中國團隊的不信任。
事實上。
西方國家就是這樣,對中國的報道、數學各種不信任,就連學術界也都存在偏見,有些國外媒體甚至報道說,燕華大學的團隊很可能沒有驗證,就直接公布了結果,目的是為了對趙奕表示支持。
當然支持肯定是有的。
比如,不少國內媒體覺得‘三維震顫波形圖’太復雜,直接就改名變成了‘趙氏函數’、‘趙奕函數’,有的甚至把黎曼猜想都改成了‘趙氏猜想’。
這種做法有些超前,其實也是很正常的。
其他國家也同樣如此。
當有本國的科學家完成某個成就時,媒體就喜歡把成就定性,直接打上本國的烙印。
現在普林斯頓大學完成了前十億個解的驗證,支持超前不超前也就不重要了,因為國際上的影響力也來了。
有科學研究所就把‘證明無規律三維震顫波形圖’定義為‘趙-黎曼猜想’。
趙奕的姓氏加在前面,也就表明波形圖和他的關系,而‘黎曼’是必須加上的,因為‘三維震顫波形圖’就是對黎曼猜想的擴展。
除了對函數、猜想的命名以外,其他的討論也開始了。
‘三維震顫波形圖’比黎曼猜想看起來更容易理解,覆蓋的素數量更廣,但因為多了一個未知數,用計算機破解起來更加復雜。
這個函數可以在多領域替代黎曼猜想,就比如運用在密碼學上,會讓安全性得到更高的保障。
不少學者都在討論、驗證,也有機構開始了相關研究。
同時。
國際上也出現了一些陰謀論的聲音,其中有代表性的就是英國數學家懷爾斯。
懷爾斯的觀點偏見到有些好笑,“我們一定要注意,‘三維震顫波形圖’是一個中國人制作的東西。”
“這個東西我們沒有研究透徹,不知道里面具體包含什么,也不知道該怎么去破解,甚至就連正確性都無法得到保證。”
“如果我們把它廣泛的運用在多領域,萬一,我說的是‘萬一’,是中國人的陷阱呢?”
“比如,他們知道破解方法,等卻裝作不知道,等我們運用在多領域后,他們就能很輕松的破解我們的密碼。”
“這可能是個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