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大型的實驗,過程中發現情況是最好的,沒有發現情況只能最后做數據分析,而實驗會得到很多的數據。
數據分析是個非常復雜的工作,因為實驗過程中得到的數據太多,分析有各種各樣的情況,電腦模擬只能做出最基礎的分析結果,一般還是要研究人員自己去看數據,找出可能存在發現問題的地方。
一般來講,都是重點看異常的低值或高值,最好是低很多或者高很多的數值。
正常偏低,也是正常的數值。
醫學的研究數據,尤其是在檢測有機物、細胞,或病變等復雜問題得到的數據,和化學、物理等固定概念不同。
生物體、人體的異常,影響因素有很多。
這個可以以血常規檢測來舉例。
普通人做血常規檢測,很難所有數據都是正常的,哪怕身體沒有任何明顯的疾病,血常規的各項數據也會受到很多因素影響,甚至說攝取的食物,都很容易影響到血常規檢測的各項數據,因為很多食物被分解以后,一些蛋白質等物質就可能進入血液中,在血液中產生一系列的生物變化,從而對血液分析的各項數據含量造成影響。
所以說特性的正常偏低,并不在研究人員的重點檢測范圍呢,類似的偏低影響的因素實在太多了。
哪怕是好幾個同一種因素的特性都是正常偏低,也可能是受到某些其他因素的影響,并不能確定是真正的異常。
戴天慶看到了趙奕提醒的幾個數據,他發現同一種類型的特性,全部都是正常偏低,馬上可能存在問題。
這依舊只是‘可能’,不一定和新的抑制因子有關。
但不管怎么說,發現了一個可能的異常,總要比什么都沒發現要好,最少能幫助他們明確,接下來該從哪個方面著手進行實驗分析。
戴天慶最高不懂的地方是,趙奕究竟是怎么看出來的?
這幾天,他一直在研究實驗結果,一個個高或低的檢測數值,都已經被排除了異常。
他都放棄了。
趙奕只是掃了幾眼實驗結果,就馬上發現了幾個正常偏低的,可能存在有些不尋常的數值。
這真是太令人驚訝了。
艾立新也搞不懂。
艾立新一直跟著戴天慶做抑制因子檢測的項目,全程參與了前幾天的大型實驗,也仔細看了最后的數據報告,根本就什么也沒有發現。
等來到趙奕實驗室以后,他就去問了張薇,“趙奕這么厲害嗎?他看了幾眼我們的實驗報告,就找出了一個異常,都是那種數據偏低的異常。”
“如果不是他說出來,我就算看上一個星期也不可能找得到。”
張薇一點兒都不意外,“否則我們的項目為什么進展這么快?老艾,我跟你說,趙奕就是看數據的專家。他最擅長的就是分析實驗結果。”
“是嗎?”
張薇非常肯定,“我們這個項目從開始到現在,趙奕就專門負責分析實驗結果,他往往能說的很準。”
“所以如果說,他指出了你們的實驗哪個地方存在問題,那是個好消息。就代表你們的項目會有進展了。”
張薇對趙奕比對自己還有信心。
艾立新聽到張薇這么說,頓時覺得來趙奕實驗室的選擇是正確的。
事實上,他很忐忑。
對于一個沒有自己實驗室的副研究員來說,工作賺也只是一個方面,他還要考慮自己的前途問題。
前途,也就是升職稱,每個副研究員都有一顆想成為研究員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