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到了會議中心。
會議中心周邊的道路早就被戒嚴,能看到好多武-警官兵站在道路兩旁,無關的車輛是絕對不允許進入的。
前來的車輛都會被仔細檢查,有邀請身份牌才能進入,還要按照規定行駛。
在一路的檢查中,一行人終于來到了會場。
這時候就輕松多了。
相比道路、門前的警戒,會場內反倒是很輕松、自在,前來的人組成一個個小圈子,在不斷的交談著,里面就像是一場聚會。
燕華大學的團隊到來,吸引了會場里不少注意力。
主要還是因為趙奕。
好多人都過來打招呼,再和趙奕握握手認識一下。
趙奕才是核心。
近兩年趙奕的成果太多,影響力實在太大了,他在數學、物理、計算機以及醫學研究上,都有了震驚國內外的成果。
每個人都對趙奕很好奇,就走過來認識一下,聊上個一、兩句。
趙奕的年紀放在這個會場里,也確實顯得很是突兀,他周圍大部分人,不能說是七老八十,但四、五十歲,都能算是年輕的了。
這個院士、那個教授……
幾個各種級別的官員,甚至還有評委會的負責人……
趙奕就感覺一直在被介紹,一直在和不認識的人握手,右手都感覺有些麻木了。
終于。
隨著一號領導團隊到來,會場才變得安靜下來,每個人都回到屬于自己的位置。
最開始就是領導講話。
這種級別的會議上,領導講話肯定是很官方式的,趙奕倒是津津有味的聽著,主要是周圍每個人都坐的很端正,再加上有現場直播,攝像機隨時都可能指過來,保持形象還是很重要的。
攝像機頻頻指向趙奕。
趙奕實在太吸引注意了,一則他非常的年輕,就顯得很另類,二則多數參會的人,都是不知道名字的老教授。
趙奕顯得有名氣多了。
最少對于公眾來說,頻頻有巨大科研成果,年紀輕輕就以研究出名的趙奕,就像是個站在舞臺上的明星一樣。
等領導講話結束以后,宣讀獎項的負責人就開始公布獲獎人以及獲獎項目。
最開始宣讀的是‘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者是神經外科專家王忠成和化學家許光憲,兩位都是老專家了,王忠成已經有八十三歲,許光憲干脆都已經八十八歲。
所以‘最高科學技術獎’,往往也是最沒有爭議的,誰也不可能去和八十多歲的老專家去爭個,肯定個人終身成就的獎項。
然后就是自然科學獎。
主席臺上宣讀獲獎的官員鏗鏘有力的宣布,“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獲獎項目是數學類‘三維震顫波形圖’研究,獲獎人,燕華大學數學教授,趙奕。”
“呼啦~~”
會場難得出現了些許議論聲,接近著就是一片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