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趙奕繼續點頭,道,“那咱們就努力爭取。”他低頭看了下時間道,“做研究么,不是一兩天的事情,我先去吃午飯了,一會兒還要上課,你和張薇一起研究下,有什么規劃之類的,就順著去做,我會一直注意進度的。”
“就這樣了,咱們都加油!”他說完就走出了辦公室。
李明感覺莫名其妙,不確定的問向張薇,“他剛才是不是說的反話?”
張薇早就習慣了,她解釋道,“李教授,趙奕一直是這樣,你別在意。我們的項目都是這么做的,他只是偶爾來實驗,很少參與實驗設計,但是,我感覺吧,他最擅長的是對實驗數據、結果的分析。”
她想了想用了兩個詞,“靈敏、準確。”
“我們負責設計實驗,他負責研究實驗的數據、結果。而且,有時候,他的直覺真的是非常靈敏。”
“你記得嗎?剛才會議上,他說看好你說的方向,戴主任問他原因,他回答了兩個字,說是‘直覺’。”
“他都說了是直覺,我們就相信他,然后正常設計實驗,等著看結果就好了。”
張薇仔細的進行了解釋,語氣中夾雜著對趙奕的絕對信任。
放在李明的耳朵里,甚至可以用‘崇拜’來形容,他覺得張薇有點‘狂熱信徒’的意思,但看著她的表現又像是在闡述事實,一時間都感到有些迷茫。
最后他只是愣愣的嘟囔,“是這樣?是這樣么……”
……
研究所以外并不知道2CV-炳氫分子,也不知道同步研發藥物的事情,大學里關注的焦點只有一個,就是即將到來的‘超對稱問題’論證學術報告。
趙奕到新聞上打了個‘廣告’,就只是給宣傳渠道之一,彌補一下發表論文平臺影響力的不足。
報告會最主要是讓頂級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們知道,理學院特別給世界各大學術機構、大學發了邀請函,還配備了參與的名額,并開通自由申請渠道。
在所有的邀請中,機構、大學的邀請就占了一半兒,剩下的則留給自由申請或特別邀請的人員。
這次的邀請是盛大的。
如果是一個普通的研究成果,估計都不好意思給世界頂級的學術機構發邀請函,趙奕的學術報告就不一樣了,理論物理有影響力的機構、大學都被邀請到,機構就包括牛頓研究院、國際理論物理中心、歐洲核子組織、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國家科學院等等,一些國際上有名的大學也受到了邀請,只是大學名義配給的名額并不多,因為一些頂級的數學家、物理學家,都是通過自由申請來的,或者干脆就報個名字足夠了。
頂級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待遇自然是不一樣的,因為他們有足夠的參與資格,并且個人有一定的影響力,自然就不會受到名額限制。
像是有的自由申請人,干脆就一個碩士或博士學歷,沒有拿得出手的成果,就肯定要審核一番。
因為,報告的難度。
趙奕的‘超對稱問題’論證,難度是非常高的,水平不夠、知識量不充足,根本就完全聽不懂,占據一個名額沒有意義。
燕華大學的安排是在研究生樓最大的會議室進行報告會,但最多也只能容納三百到四百人,而學術圈傳出報告的時間后,自由申請的數量高達兩千多人。
學校光是在篩選參加人員,就花費了不少精力。
主要還是保證不出問題。
一些普通的申請人還好一些,因為能參與的人員數量有限,拒絕也就拒絕了,萬一某個菲爾茲、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非要走官方渠道來個自由申請,結果被直接排除在外,傳出去可不怎么好聽。
“諾貝爾物理學家得主XXX先生,申請參加趙奕在燕華大學的報告會,結果被拒之門外……”
“菲爾茲得主XX先生,自由申請旁聽報告,竟然被無情拒絕……”
總之,篩選自由參加人員的工作,確實付出了很大精力。
在臨近報告會開始時,學校里的氣氛確實不同了,普通學生的體會就是,學校里的外國人變多了,有些地方設置了禁區,路上經常能看到全副武裝的警-察,嚴肅的安保讓人感覺有些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