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建造大型航-母有很多技術難題,其中動力、鋼材是最關鍵的,像是電磁彈射器的建造難度也很高,但因為‘短期無法使用’,并不是很著急攻克的難關。
動力方面,沒有研制出足夠功率的小型核-反應-堆前,其他動力方面的研發意義都不大,因為動力來源的變化,會影響到所有搭配的部件,而國內蒸汽動力技術成熟,大型內燃發動機技術,則相對薄弱一些,但因為未來有‘核-動力’的最優選擇,大型海運發動機的研發,投入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所以朱佑生說的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不管是發動機技術還是電磁彈射技術,其研發的緊迫性都比不上鋼材的研究。
趙奕倒是不關心,什么技術緊迫、什么技術不緊迫,趁著三人爭吵的時候,他小聲問向了張洪濤,“什么是特聘專家?”
張洪濤解釋道,“這就是我們來的目的之一啊,他們的研發都可以請外援,我們就是‘外援’。特聘專家就是‘外援’,幫忙做研發工作,能從經費中直接拿錢。就是這樣。”
趙奕了然的點點頭。
特聘專家差不多就是外在的研究員,等于也是研發小組的成員,但因為不是‘全職’,只要做工作就能拿到薪資。
但是,特聘專家也是有限制的,不是相當就能當的,因為都是重大保密研究,選擇特聘專家的范圍很小,只有專家團的人,或者審核通過的人才行。
馬明偉、應少文和朱佑生,再次發生了爭吵后,就一起看向了趙奕。
趙奕還是搖頭道,“讓我幫忙可以,當特聘專家就算了,我現在有自己的研究,抽不出時間做更多了。”
“如果你們有什么需要我幫忙的,就直接說,我有時間能幫忙,一定看看。”
馬明偉眉頭微皺,“但是,趙院士,保密性是個問題啊。如果你不擔任特聘,很多東西不能跟你說啊。”
趙奕攤了攤手,“這就是你們的問題了。不可能因為你們要我幫忙,我就辭去燕華大學的工作,來這邊搞研究吧。”
“那當然。”
這次朱佑生高興的笑了,他笑嘻嘻的說道,“趙院士說的有道理。咱們都是找人幫忙的,你們有什么保密呀之類的問題,自己解決。說白了,要是保密,你們就自己研究唄!”
馬明偉和應邵文氣的直瞪眼。
朱佑生的部門是想讓趙奕幫忙研究鋼材,本來就是‘仿造’別人的產品,當然不牽扯到什么保密問題了。
這家伙就是在說風涼話啊!
趙奕和幾個人寒暄了一通,就趕緊離開了合金材料部門,直接回酒店睡了一個大覺,下午才出來轉了轉,也什么地方都沒去,因為他發現自己需要的是‘自由’,而不是當‘工具人’。
一群人找上自己都是為了搞研究,但正常情況下,不是自己對什么感興趣,才去做什么研究嗎?
興趣,真的很重要!
第二天趙奕想到了辦法,他也不自己到處‘溜達’了,干脆就跟著專家團的大部隊,一起到處走走看看,爭取能當個‘普通專家’。
現在就當是來‘旅游’,或者真的是在做‘大學實踐’。
這樣感覺才舒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