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奕也一樣。
張剛川只是對昆侖發動機的參數進行了簡單介紹,帶著專家團參觀了一臺建造好的發動機,還有一架裝載昆侖發動機的戰機。
這些不足以提供足夠多的條件,再加上發動機的構造非常復雜,他想使用系統能力研究一下,都根本就用不出來。
專家團參觀結束后,被招待到大堂用餐。
張剛川特別找到了趙奕,和他一起去了辦公室,很誠懇的說道,“趙院士,你也看到了我們研究的問題,我想邀請你,擔任昆侖發動機研發組的‘特聘專家’。”
趙奕猶豫著。
張剛川繼續道,“我也知道,趙院士,你的研究很多、很忙。你來當我們的特聘專家,也不需要特別做什么,只是有問題的時候,你有空,就看看,能解決解決一下,不能解決,也沒關系。”
“其實這次,我就主要想邀請你,其他人……”他說著搖頭道,“就算是動力工程的院士,做的研究再頂級,也幫不上什么。”
張剛川說的很誠懇,擺的姿態也夠低,讓趙奕都不知道怎么拒絕。
當特聘專家什么也不用做,白拿一份‘研發組專家補貼’,就算是參與到研發,也只是當個‘咨詢顧問’。
這種好事……
趙奕仔細思考起來,他到不在乎什么補貼,也不會因為對方放低姿態就同意,而是思考起了相關研究問題。
現在昆侖發動機研制成功,后續就是架構不變的基礎上,完善發動機的性能以及減少故障,聽起來似乎很簡單,只要有足夠多的了解,《監察律》就直接解決了?
趙奕琢磨著開口了,“我不反對當特聘教授,但前提是,我的工作必須要意義,而不單純是做計算……”
他說著都有些郁悶。
張剛川一下子就聽明白了,他和應邵文很熟悉,研究航空發動機和航-母發動機,都是一個領域的研究,相互肯定是有交流的,他想起應邵文贊嘆趙奕的計算能力,說一個人頂他們一個團隊。
之前張剛川還沒覺得有什么,聽到趙奕的話頓時恍然,“應邵文,這家伙竟然把趙奕當成是計算工具?怪不得趙奕直接拒絕他。”
“哈哈……”
張剛川都有點想笑,他還是忍住問道,“你說的工作有意義,是指?”
“我需要看昆侖的詳細資料,包括構架、設計圖,牽扯到技術,甚至各個部件的材料,控制系統,等等,所有。”
趙奕很認真的說道,“這樣我才能知道,怎么去做完善,而不是做計算、當顧問。”他很坦然的補充道,“我不是發動機的專家,對這方面了解有限,當顧問大概不合格。”
張剛川深吸了一口氣,驚訝的看著趙奕。
趙奕說的牽扯到‘保密性’問題,也只有真正在研發組,全程參與研發的研究員,才有資格查看這么多資料。
昆侖研發跨度長達二十多年,還留在研發組工作的,好多都是中途加入,工作也只牽扯到一部分內容,比如,研究控制系統的,也不會用到扇葉的資料,只需要知道參數就可以了。
現在趙奕說要這么多資料,張剛川一時間不能做決定。
趙奕繼續道,“也不是一口氣都要,看一部分要一部分,慢慢來就可以。但必須滿足我對資料的需求,這樣我才能發揮作用。”
張剛川再深吸一口子,沉默思考了好久,最后咬牙點頭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