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設計上的改進,聽起來似乎并不難,實際上,難度還是非常高的。
趙奕最開始是想直接理論《聯絡率》,得出最完善的方案,可使用一下就發現,需要消耗的精力非常多,只是燃燒室的一個設計,就需要消耗這么多的精力,說明其中設計的改動,想要計算出來肯定需要龐大的工作量。
“一個小的設計,也需要這么多的工作量,每個方案還真都是研究人員的心血啊!”
趙奕帶著感慨決定一點的來,他不需要把燃燒室,設計的非常非常完美,只要在基礎上有所修正,比原來變得更穩定、更具操控性,并能提供更大的動力就足夠了,而應用上沒有最完善、只有更完善,他從細節做起慢慢的進行改動。
比如,分區片的厚度和材料問題。
這方面就牽扯到大量的知識、內容,甚至是技術,趙奕一點點詳細去了解,隨后就說道,“如果我們采用弧線形的設計,就這個最中間的分區片,讓左側的空間比右側再大一些,大概是百分之十左右,會不會讓控制上更靈活一些?”
他的說法讓周慶愣住了。
袁海濤還不是很能理解,周慶則是仔細思考起來,然后他開始動筆去計算。
那也是個很復雜的計算。
趙奕沒有進行打擾、或者指導什么的,就只是帶著微笑看著周慶,過了大概有十幾分鐘,周慶深吸一口氣用力點頭道,“雖然我沒有進行準確的計算,但大體上,估計著肯定能讓分壓更穩定,控制自然就更加靈活。”
“是嗎?”袁海濤有些不理解。
“當然。”
周慶非常自信的說道,“采用弧線形的設計,可以內部碰撞到分區片的物質,有個緩沖的過程,而不是直接一頭撞過去,如果是半圓肯定更好了,但考慮到半圓占據的空間,幾乎不可能,所以只能把分區片彎曲一些。”
“具體彎曲多少最佳還是要計算,我覺得這個非常有意義、非常有價值!”
周慶說著甚至有些激動。
趙奕倒是很淡定的說道,“既然有意義,我們就具體的計算一下。”
這次趙奕參與了計算。
在趙奕參與了以后,袁海濤和周慶才體會到,什么叫做‘超級快速的計算能力’,好多他們需要仔細計算的內容,趙奕都像是思考一下,就馬上得出了結果,他們去驗證發現結果完全正確。
在純粹的計算上,他們是完全跟不上的。
趙奕一邊做計算一邊給他們做講解,超快的速度讓他們都跟不上思路,后來干脆放棄就等待結果了,大概用了半個小時時間,計算有了結論。
周慶趕緊把結果記錄下來,他有些興奮的說道,“我覺得這個可以打個報告,以后的燃燒室的分區片,都做成弧線設計……”
“先不用。”
趙奕一揮手道,“剛才只是討論了一個分區片,里面還有很多,我覺得可以每一個,都針對性的論證一下,才能拿出最完善的方案。”
“對,對!”
這次袁海濤和周慶只能跟著點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