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丙河確實有些得意忘形,但成品熔點提升是實實在在的,他們一邊繼續做強度測試,一邊興奮的討論著,但討論著卻沒有‘沈丙河’的名字,“還是趙院士有眼光啊,怪不得決定采用這個方案。”
“趙院士說的是試錯,實際上,可能他就是覺得這個方案可以,照顧我們的情緒才說試錯。”
“對啊,有道理!”
“還是趙院士有眼光啊!試錯只是找個理由,原來是這樣,我懂了!”
“看最后了嗎?趙院士直接說用緩冷技術,熔點一下子就提升了60。”
“這就是能力、這就是水平!”
“跟著趙院士是做研發肯定沒有問題,現在也能算大成果了吧?”
“……”
趙奕就站在旁邊看著,他臉上帶著微笑,仿佛對結果渾然不在意,一切都了然于胸。
實際上,他也感到非常意外。
熔點提升?
‘緩冷’的一份材料熔點提升,還是在意料之中的,原本設計的那份熔點也提升了?
“沈丙河的運氣也太好了吧?”趙奕不由得扯起了嘴角,他實在是感到很意外,這個運氣或許能去買彩票,也許就能中五百萬呢?
當發現沈丙河站在了旁邊,趙奕點頭給予了認可,“沈教授,你的設計真的很棒。”
“謝謝趙院士!”
沈丙河臉上還帶著興奮。
趙奕的贊嘆是發自內心的,因為沈丙河的設計不止讓成品熔點提升,中間還有幾個修改的地方,讓他得到了‘對成品熔點提升無幫助’甚至是‘有害’的結論,也就是‘試錯’有了收獲。
當所做出的設計中間有幾處對結果有害,最終卻得到了熔點提升的成品?
說明什么?
這就說明過程中有對成品熔點提升產生很大幫助的步驟!
K03A的制造過程太復雜,有的地方能用《因果律》直接得出有害有利的結論,有的地方或許是牽扯到微觀構造問題,根本不能得出任何結論。
所以邏輯分析也很重要。
趙奕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如果修正設計中的問題,把‘有害’、‘無用’的地方都去除掉,是否能讓成品熔點更高、性能更好?”
“可以試試啊!”
“但是,還是先等所有測試結束……”
正在做的測試也是很重要的,強度測試比熔點測試要復雜一些,還有運用一些高壓器械做輔助手段,測試持續了兩個小時,最終得出了結論--
成品強度降低了大概百分之一。
強度和添加錸元素直接相關,金屬錸質地柔軟,沒有和合金中其他元素完美結合,就很可能造成最終成品強度降低。
但是強度下降百分之一,還是在可接受范圍內的,同時強度下降也確切的說明,錸元素沒有和其他元素完美結合,也就說明成品還是有提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