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強度、熔點還是抗腐蝕性等,都是有提升空間的。
成品性能檢測結束以后就是內部會議,內容就是總結一下實驗經驗,以及交代下一步實驗規劃。
這次何桂林也參與了進來,他是307鋼廠的代表,并不在趙奕的研發組中,但研發組離不開307鋼廠的支持,何桂林也要負責實驗工作,參與會議肯定沒有問題。
“沈教授的設計很棒!”
趙奕上來就對設計做出肯定,“熔點提升九十度左右,強度有降低,但還可以接受,這兩份材料要好好的保存起來。”
“要發布成果嗎?”何桂林忽然問道。
趙奕奇怪的看了他一眼,疑惑道,“研發不是才開始嗎?這是我們的第一個實驗。”他的意思就是,只是第一個實驗而已,就算成品性能有提升,也完全談不上什么成果。
研發組的幾個人都很淡然。
雖然制造出的成品熔點有提升,但確實是第一次實驗的產物,他們也知道趙奕的目標,是制造出國際最先進、熔點最高、能裝配到最頂級渦輪發動機的鎳鐵合金,熔點的目標肯定要超過一千七百度。
現在只超過了一千五百度,差距還是比較大了。
“那么下一個實驗……”
王志芳忽然開口問道,“是不是,李榮茂的?還是洪濤?”
李榮茂和張洪濤都有些欲欲躍試。
王志芳也順勢拿出了一份設計,放在桌上似乎是要講解一下,其他人都知道是他的設計,上次會議就只有王志芳沒有講解。
趙奕覺得應該照顧王志芳的面子,但想想還是不耽誤時間,他說道,“王院士,計劃趕不上變化。之前的計劃是每個人拿出一份設計,連續做四次實驗。但現在沈教授的設計,讓成品的性能有所提升。我們看最后的檢測數據能知道,這個成品有很大提升空間。”
“所以我有個想法,我們一起對沈教授的設計進行詳細的論證,每一個步驟都要論證一下,最終拿出一套完善后的方案。”
“下一個實驗,我們試試。”
其他人聽到趙奕的想法,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表情多少都有些意外,他們還以為會做其他人設計的實驗,沒想到趙奕的想法是,繼續論證沈丙河的設計,但實驗結果表明,沈丙河的設計有出彩的地方,找出他設計上的優勢,再進行其他地方的修正,確實是個不錯的方向。
李榮茂、張洪濤都暗暗感覺可惜,他們也希望自己的設計能投入到實驗中,具體看看制造的成品怎么樣,但好像不需要了?
他們找不出反對的理由。
如果純粹從研發角度來思考,趙奕所說的就是最優選擇。
王志芳帶著郁悶默默的收起了設計,他確實希望研發進展順利,但他預想的是以自己為主導,最少是以自己的設計為主導,結果好像完全變了樣子,就連張洪濤的設計暫時都沒有‘出場機會’。
現在還能說什么呢?
王志芳干脆也不說話了,只是以沉默表達情緒,他說不出反對的話,支持也真挺郁悶的。
趙奕所說的確實是個很好的方向,中立角度來說大家都是支持的,接下來就開始進行論證,論證就是去詳細的研究沈丙河的設計,看看具體哪里可能起到正面作用、哪里可能起到反面作用。
趙奕沒有直接參與論證,而是作為‘主判斷’的人,他就像是一個公正的裁決人,不參與討論確有決策權。
事實上,趙奕心里大致了解幾點。
有的對成品有害的修改,他已經都記錄下來,肯定是要直接去處的,想要把有害變成有利,難度實在是太高了,干脆就直接放棄。
有的修改則是‘沒用處’,還是可以論證一下的,讓大家自由發揮、暢所欲言,都說出自己的想法,也許就能把沒用處變成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