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樹清確實是履諾了。
他把趙奕這邊的需求給和壓氣機研發有關的人員都說了,同時也強調了一句,“昆侖二組是真缺人,趙院士說一個都沒有。”
這句話說出來,頓時沒人想去了。
壓氣機的設計可不是一道數學題,王屋發動機組相關的研發人員就有十幾個,最終壓氣機的設計定型,也花了一年多的時間。
十幾個人一年多的工作成果,換做一個人要干多久呢?
反正,沒希望!
“等我們新的設計定型,如果昆侖二組還需要,到時可以過去看看。”
“反正那邊剛組建,也不著急。”
“他們的研發才剛剛開始,我們現在就是做修正,重要多了。”
“你們誰愿意去誰去,反正我不去。”
“我也不去!”
一大群人圍過來都說不想過去。
其實昆侖二組沒有相關的人員,也只是他們不想過去的原因之一,還有個重要原因是,王屋發動機組的基地距離首都太遠了,坐飛機都要近三個多小時,出差都嫌棄太遠了一些。
另外,過去很可能等于加入了昆侖二組,王屋發動機組成立了近十年,多數人早就習慣了這里的生活,可不想突然調動去首都。
如果前途光明就還好一些,但去首都跟著趙奕做研發,前途真的是很難說。
倒不是他們不相信趙奕,事實上,多數人都對趙奕有信心,甚至是覺得贊嘆,但航空發動機的研發非常復雜,尤其是渦輪風扇發動機,研發設計時間再短也要好幾年時間,幾年時間誰知道會發生什么?
所以大部分人都還是想留在王屋發動機組,發動機組的進度也很喜人。
這就是看得見的成果和未來。
當一大群人都搖頭表態說不去的時候,有個胡子拉碴的中年人,忽然舉手說道,“我去吧。”
“唰!”
所有人都看了過去。
張樹清也跟著看了過去,疑惑的問道,“孫磊?你愿意去?”
孫磊重重點頭。
“那行,就你去吧!”
張樹清走過去拍著孫磊的肩膀,“去一趟首都也好,換個環境,放松下心情,對你也許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