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奕研發出了最先進的渦輪葉片材料,會大大提升渦輪的耐高溫承受能力,相對的壓氣機也就可以設計更高的增壓比,使得發動機的效能更高,帶來更高的推重比,同時還不會增加油耗。
近一段時間,張樹清一直帶著發動機組,努力攻克壓氣機的技術問題。
想要提升增壓比,就必須要對壓氣機設計進行改進,不管是增壓葉片還是靜子葉片,又或是其他輔助部件,都需要進行一定的設計調整。
這種調整的目的是為了保持穩定性。
壓氣機增壓比加大相對容易,甚至同樣的設計都能做到,就像是電池一樣,兩個電池串聯在一起,就能提供更高的電壓,壓氣機的內部也是一樣,多增加幾組增加葉片和靜子葉片,肯定能直接提升增壓比。
但是后續的空氣壓強增加,同時帶來了穩定性的極度降低。
這個問題就很挑戰研發人員的水平了。
張樹清并不是專業研究壓氣機,但是他作為發動機組負責人,必須要督促相關人員,努力的做好設計問題,他還經常親自上場,和其他人討論研發的難關,對壓氣機的設計也有一番理解。
這時張樹清沒有想到的是,竟然會接到來自趙奕的電話。
“趙院士?你確定是趙院士?燕華大學?二十出頭?哥德巴赫猜想?”
“應該是……”
張樹清把轉接電話的工作人員都問愣了。
“趙院士給我打電話干什么?對了!他剛組建了個發動機研發組?昆侖二組?”張樹清嘀咕著,“不是來要人吧?”
他一想就知道了。
昆侖發動機二組才剛組建,肯定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到王屋發動機組問一下也正常。
“如果趙院士開口,那就讓幾個人過去吧。”張樹清想著。
很快。
電話被接通了。
趙毅沒有過多的寒暄,直接就說明了研發組的問題,找張樹清要壓氣機相關的研發人才。
“壓氣機?”
張樹清想著趙奕開口,就送幾個人才過去,但一聽到壓氣機立刻頓住了,王屋發動機組也正在主攻壓氣機問題,他還覺得人才太少了,再多一倍都不嫌多,結果趙奕那邊也要研究壓氣機?
“他那邊連一個壓氣機的專業人員都沒有,還研究個什么?”
“難道趙奕他自己研究?”
“撲哧~~”
張樹清想著都忍不住笑了出來,好在沒有發出聲音,他深吸一口氣調整狀態,說道,“這樣吧,趙院士,跟你說實話,我們這邊也缺少壓氣機相關的研發人才。但是我會把你的要求,轉達給機械設計組,誰想過去我肯定不阻攔……”
他說完頓了一下,補充了一句道,“放心吧。即便沒人愿意,我也指派一個過去。””
“提前謝謝了!”
趙奕對張樹清的安排還算滿意,前面的話都直接忽略了,他知道最后肯定會‘指派一個過來’,但有一個過來總比沒有強。
現在研發組可是一個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