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說著話。
袁海濤找來了組里設計定稿的文件,抱著一大摞放在了趙奕面前,趙奕隨手翻了一下,突然不知道從哪里開始說了。
改動、新設計太多了!
他們幾乎是把昆侖發動機從里到外的改動了一番,兩個設計放在一起做對比,都很難看出二組的設計,是以昆侖發動機為基礎的。
這要從哪里開始說呢?
張剛川似乎看出了趙奕的猶豫,他提醒道,“只說改的地方,還有新設計。”
趙奕抿了抿嘴沒說什么,他繼續考慮了一下,說道,“還是從主軸說起吧。”
他抬起了頭。
會議室所有人都看了過來。
如果說二組的設計有什么地方和昆侖發動機組的原始設計最相似,就是主軸渦輪葉片形態、壓氣機增壓葉片心態以及主軸本身的設計。
主軸本身是沒有改動的。
這也是唯一完全一致的地方,而渦輪葉片形態、壓氣機增壓葉片,都是在昆侖發動機原本的設計基礎上做的改動調整,就是技術性的修正一下,再添加空心孔道的設計,讓葉片能發揮更高的性能。
不過新的設計比原來的設計,是否能發揮更高的性能,并不是通過聽能理解的,還是要進行非常專業的計算。
趙奕說出了這部分,“我們對渦輪葉片和增壓葉片進行了一定的改動,渦輪葉片原本是空心心態,是很好的設計,但還是存在一些小問題……”
“改動后的渦輪葉片,同樣的材料性能下,重量和原來的設計相當,性能會提高百分之十三到百分之十五。”
“增壓葉片,改成多弧道以及孔洞連接的設計,可以增大強風下的增壓效果,配合靜子……”
“改動后的增壓葉片,增壓的效率在百分之九到百分之十一之間。”
“這兩個結論都是通過我們反復計算得來的。”
趙奕說完看著眾人。
好幾個人都看向了張剛川,張剛川肯定對主軸葉片的形態有了解,對相關也肯定有深入的研究。
張剛川則是皺著眉頭仔細思考著,剛才趙奕講解的并不細致,只是說起了怎么樣去改善,但整體思路、方向還是說了出來,他想了好半天還是不能確定,趙奕說的方法是否能增加性能,確實需要很專業的計算才能知道。
有些人關注的點不同。
比如,劉澤成、劉建昆,兩人發現張剛川沉默不說話,對視一眼肯定了一件事。
現在二組對主軸葉片形態的設計,不敢說百分百能提高性能,但肯定具有一定參考性和價值的,否則張剛川肯定第一時間察覺到,再考慮到趙奕本身的數學水平,提升性能應該是沒問題的。
談計算?
誰能比的上趙奕啊!
袁海濤、孫磊、王志國等人都坐在邊側,他們關注的點也不同。
孫磊左右看了看問道,“這個都是趙院士自己設計的吧?我們什么時候對這個進行計算、論證了?”
王志國咧嘴道,“我根本就不知道,我們都完成了渦輪葉片、增壓葉片的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