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海濤道,“這都是趙院士做的,你們當然不知道,其他人,他也用不上。趙院士可是最頂級的數學家,這方面還用問別人嗎?”
“也對。”
“不過,葉片設計也不僅僅是數學吧……”
幾人正談論著的時候,趙奕說起了最新設計,也就是壓氣機穩定性解決方案,他翻開了設計文件,感覺有些口干舌燥,旋即看向了這邊,說道,“孫磊,你負責這一塊內容,你來講解一下吧。”
“我?”
孫磊指著自己有些驚訝。
“當然了,你負責這一塊內容。”趙奕很認真的說道,“就說說放氣活門。”
“好。”
孫磊站了起來左右看看,還是顯得有些緊張,他走到了趙奕這邊,拿過文件就開始講解,“我們針對穩定性,做了全新的放氣活門設計,完全改變了原來簡易的活塞設計,而是采用多孔道放壓的方法。”
“發動機身的孔道內口對應壓氣機各級,每一個孔道外口對應最終排氣口……”
“我們把最后的排氣口設計在噴氣口外圍,同時改變了壓氣機的外層形態……”
孫磊最開始還有些緊張,還說錯了兩次內容,后來似乎是找到了狀態,連續的說了起來,一說就是十幾分鐘,從孔道活塞設計,一直到壓氣機外層設計,還包括第二風道,等于改變了發動機內外層的形狀。
這個設計非常的新穎,核心就在于孔道活塞以及壓氣機包裹燃燒室的外層形態,孫磊只是簡單的畫出來,就讓會議室里好幾個人眼前一亮,包括張剛川都驚嘆,“別出心裁啊!”
“這個設計,想到都不容易!”
“是趙院士嗎?”
等孫磊都介紹完以后,張剛川忍不住問了一句,趙奕搖頭道,“最開始是周慶提出來的。”
“誰是周慶?”
“不知道啊?”
別說是其他人了,就連張剛川都不認識周慶,周慶只是維護樣機的小工程師,可以說是研發組的技術藍領,想被記住名字可不容易。
周慶被提到名字頓時有些激動,他高高的舉起了手,“我!我!”
其他人都看了過去。
這一刻,周慶達到了人生的巔峰,會議室所有的領導以及精英研發人員,全都把目光對準了他,他甚至清了下嗓子,想著應該說點什么。
劉建昆則是感興趣的問道,“這個設計很有創新力,還有其他的嗎?”
所有人的關注點頓時轉到下一技術問題。
周慶把話憋了回去。
其實說新設計、改進到這里差不多了,已經足夠所有人驚訝,就連張剛川也說不出什么,覺得有這些再加上K03B的性能,確定足以申請設計定型,設計上可以說和昆侖發動機,已經有了非常大的不同,不確定的只是,設計、改進是否正確,后續到了驗收設計的階段,肯定要經過詳細的論證。
但是審查組來的人都沒想到的是,昆侖二組的報告只是說了主要改動,還有一些附帶的改動還沒說完,接下來趙奕讓袁海濤、李榮茂,分別就燃燒室分區片設計、壓氣機孔道活塞以及葉片新型材料進行闡述,隨后他自己又說起了主軸前段扇葉和風扇部分的改動。
主軸前段扇葉和風扇部分是一體的,但不在‘設計驗收’范圍內,沒有瞄定的飛機型號,也就是確定發動機需求,前段扇葉和風扇都很不確定,渦輪風扇發動機來說,不同的前段扇葉和風扇,帶動同樣的主核心部件,完全可以放在兩種用途上。
比如,前段扇葉和風扇設計的非常大,就會產生很大的阻力,大大降低發動機推重比的同時,卻能夠大大降低油耗,可以用在民航客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