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
“沒了……趙院士,我們先出去了。”
鮑恩紅說完拽了下雷勇的衣角,兩人一起帶著尷尬走了出去,他們都感覺非常的不解,怎么交上了報告就沒下文了?
不是剛完成考驗嗎?
或者說……
“趙院士是需要花時間仔細的看,所以讓我們輕松兩天?”雷勇猜測著說道。
“對啊。”
鮑恩紅跟著點了點頭,覺得雷勇的分析很有道理,他們也沒什么事情做,能放假兩天到處玩玩,聽起來似乎也不錯。
最后兩人還是沒有出去玩。
一則是沒有心情,二則周邊逛一圈就好了,才剛來到這邊工作,了解工作環境似乎更重要,自從來了以后,他們大部分時間就悶在辦公室,連以后一起工作的同事都沒認識幾個。
三天時間。
雷勇和鮑恩紅還是每天過來看看,因為很清閑就能和其他人聊天,也對工作環境有了了解,在他們看來,工作環境就是非常的差,沒有任何和飛機設計有關的設備、實驗之類的,甚至連工作間都是辦公室。
同時,他們也驚訝于WZ-A1發動機的參數。
“這個真是太厲害了,我在宿舍里的時候,就聽說這個發動機,好像瞄定的是J-31?果然是五代機的發動機啊,比國外的還好!”
“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夠完善,真正用上,就太厲害了!”
雷勇連連感嘆。
飛機設計是受到發動機參數制約的,他們做飛機設計考慮的是10-14噸推力,也就是從E國進口發動機的水準,而推力只是發動機性能的一部分。
推力,不是全部。
對于飛機設計來說,衡量一臺發動機的指標,最重要的不是最大推力,而是爆發力和穩定性。
爆發力,也就是瞬間功率提升速度,就像是路上行駛的汽車,有的三秒就能加速百米,有的則需要六秒、七秒甚至更多。
加速快慢,直接反應汽車發動機的性能。
當然了。
某種程度來說,更高的最大推力也就意味著更高的爆發力,但擁有高爆發力的同時,實際上還會出現一種負面影響,也就帶來衡量發動機性能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穩定性。
穩定性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穩定性不單單指的是熄火問題,還包括讓發動機在惡劣的環境下,盡量能保持同樣的工作效率,戰斗機需要作出各種動作,比如低空飛行、迅速的俯沖或者垂直上升,或者在空中翻滾,等等。
這些動作都會帶來進氣口氣流的變化,甚至是氣流方向的變化,氣流的變化會影響整個發動機運行,保持穩定就很困難了。
雷勇驚訝的是WZ-A1發動機,設計評估數據中穩定性的閾值,有著最新的孔道活塞設計,再加上對靜子葉片的修正,WZ-A1發動機可以在進氣口氣流突然降為零的情況下,依舊能穩定繼續工作一段時間,并且壓氣機不會出現內部壓力變化導致的一系列問題,還可以利用活塞釋放的高壓,給飛機提供第二種動力。
聽到雷勇和鮑恩紅的贊嘆,其他人也挺起了胸脯覺得很自豪。
雖然大部分設計都是趙院士完成的,但他們總歸是戰鷹組的一員,也為發動機設計做出貢獻了,同時好多人也討論起了趙奕,“趙院士在干什么?”
“他好像悶在辦公室有兩天多了吧?”
“難道是做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