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設計中有很多自動控制的部件,設計的非常獨特,但如果任由它們自主變動方向,就很難實現整體的協調性。”
“比如,當飛機從俯沖轉向快速拉升,折疊機翼會展開的大概八十的角度,但襟翼不會快速展開,尾翼的自動變動,也會拖累向上俯沖的動力,這種情況下,自動變換的部件,好多就都會變成拖累,也許都比不上普通的設計……”
“所以想要這套設計發揮出理想效果,必須要有一套智能的主控制系統!”
“這個是必須的!”
“但是據我所知,哪怕是國際最頂級戰機的電子控制系統,也無法實現對這么多部件協調靈活控制,那牽扯到非常復雜的運算,而國內……”
“巴拉巴拉~~~”
楊聰連續說了一大堆,順帶賣弄著自己的學識,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發現劉建昆的神色有些不對,有些意猶未盡的停住話頭,問道,“劉總?”
“咳、咳~”
劉建昆把嘴角的笑容硬憋了回去,走到沙發旁邊拿出一份文件遞過來,“你說的應該是這個吧?”
楊聰接過文件看了一眼題目,“智能控制系統?”
他打開翻了兩頁,表情完全僵住了,有些體會到了‘社死’的尷尬,抬起頭看向劉建昆,笑容僵硬的說道,“原來……趙院士早就想到了。”
“哈、哈、哈~~”
另一邊。
趙奕提交了設計驗收申請報告后,就安心的等消息了。
他很忙。
戰鷹-1設計工作完成,接下來就是等待設計驗收,確定WZ-A1發動機瞄定戰鷹-1,隨后就是制造發動機樣機,先要把發動機做出來,才能開始去制造戰機試驗機。
發動機樣機工作倒是可以催一下紅風工業,他和紅風工業有了合作,樣機制造的事情被一路開綠燈,但因為沒有被上級正式批準制造,就只能內部設計模具,制定制造部件的方案。
這些都是可以提前做的工作。
當牽扯到紅風工業,也必須要重視一下,和紅風工業一起做的主軸研發。
紅風工業發來了好多的資料。
趙奕抽時間就看看工業主軸制造相關的技術資料,資料內容是非常多的,不僅包括紅風工業所掌握的主軸制造技術,還包括各種主軸、機床、精工等相關的資料、參數等等。
想要做主軸相關的研發設計,這些都是必須有了解的。
看制造技術有個好處是,沒有晦澀的理論內容,技術資料對趙奕來說,和看哲學、經濟學也沒有多大區別,就是看一下設計、材料、參數等等,仔細看一遍差不多就能完全記住,也不用去認真計算、思考之類的。
所以他看資料的速度非常快,花了大概一個多星期時間,就對工業主軸技術以及紅風工業對于主軸的研發有個大致了解。
工業主軸、機床主軸,包括很多種類型,常見到的就是皮帶式主軸、齒輪式主軸、直聯式主軸以及電主軸。
市場上的皮帶式主軸用途很廣泛,從小型到大型加工中心都在使用,皮帶式主軸轉速不會超過8000,組裝相對比較容易,振動較齒輪式小很多,缺點是轉速越快噪音越大,而且皮帶張力不易控制。
很多大、中型數控機床,采用的是齒輪式主軸的變速方式,通過少數幾對齒輪降速,擴大輸出轉矩,以滿足主軸低速時對輸出轉矩特性的要求,比皮帶式主軸更有力,但缺點也是很明顯的,噪音和震動都非常的大。
主要優點是有力,缺點是噪音和震動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