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靈感來源。
正常來說做飛機設計,都需要很多的參考資料,倒不是說‘模仿、抄襲’之類,而是沒有資料可參考,就很難直接去做設計,深入去思考的話,其實和人類的思維方式有關系。
人類的思考都是有基礎的,比如,知道雪地的樣子就可以想象南極。
但是,如果不知道呢?
古代生活在赤道線的人類,怎么能想象出南極是什么樣子呢?他們連雪的沒有見過!
知識、見識才是想象的基礎,有基礎才能進行擴展,而靈感也可以說,就是基礎的擴展、也肯定會是已有知識的重新排列、組合,就像是文字一樣,有‘靈’有‘感’兩個字,才能組合在一起叫做‘靈感’,缺少了其中一個字,就不會有詞語‘靈感’了。
所以他們不能理解,為什么趙奕能想到這些設計。
趙奕確實是拿到了一些設計資料,但他拿到的資料肯定沒有他們見過的多,可他的設計卻遠遠超出的資料范疇,有的部分甚至和已知資料完全無關,就比如折疊機翼,怎么想到的?
怎么論證的?
為什么會做出設計折疊機翼的決定?
等等。
這些是楊聰幾人完全不理解的,他們感嘆著討論好幾句,才想到還有其他人。
李建明開口問向雷勇,“雷勇,你知道趙院士的靈感來自哪里嗎?”他擔心雷勇不理解,還詳細的解釋道,“比如,折疊機翼的設計,是怎么想到的?看了哪些資料,或者……”
“我知道?”
“啊?”
“我知道。”雷勇肯定的點頭,還補充了一句,“鮑恩紅也知道。”
“是嗎?來自哪里?”
雷勇忽然走到一邊,拿起了自己的公文包,從里面抽出了一份文件,文件最上面的一頁是個玩具飛機模型照片,他把那一頁放在桌上,給李建明、楊聰等人看,隨后道,“就是這個啊!”
“對!”
鮑恩紅也點頭道,“趙院士最初的靈感,就是這個玩具飛機模型。”
“——??”
“……??”
“!!!?”
楊聰、李建明以及孫夢飛互相看看,再仔細對照現在的設計,發現確實有一些地方具有相似性,也就是說趙奕的靈感,真的是來自一架玩具飛機模型?
這……
“或許應該買一些科幻電影的飛機模型、宇宙飛船模型之類的,擴展一下思維想象空間,就能做出更好、更高端的設計?”
三人忍不住琢磨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