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研發基地。
昆侖發動機組所屬的最西側,是用于擺放樣機部件、調試部件性能的大型操作間。
近一段時間以來,操作間都在忙個不停,各種部件被運送過來,讓這里仿佛變成了大型的機械加工廠,人員來來往往的串動著,顯出了一派活躍的景象。
張剛川的團隊非常忙碌,比去年同期忙了好幾倍之多,因為他們增加了新的工作--
調試WZ-A2樣機!
昆侖發動機組的工作是調試昆侖發動機,因為后續的完善用不到太多人手,有一部分人就分出去,或者去了王屋發動機組,或者回到了原本的單位做研發,等等。
在集團公司針對WZ系列發動機的會議上,昆侖發動機組分到了WZ-A2樣機調試工作,張剛川乃至整個團隊都非常的興奮和期待,但同時也面臨一個尷尬問題,他們團隊的人手明顯不足,昆侖發動機的完善工作已經進入到后期階段,團隊好多技術人員都中途離開了。
發動機組重新招人太難,想報告給集團讓高層幫忙也不可能,因為同時進行的還有WZ-A1樣機調試,戰鷹組幾乎沒什么人手可言。
這種情況下,張剛川干脆決定把分散的昆侖發動機樣機團隊都調過來。
昆侖發動機相關的工作暫緩,讓所有人都投入到WZ-A1樣機的組裝、調試工作中,先一起把前期的工作做完,等新型發動機性能穩定一些,不需要太多的人手參與,再重新回到各自的崗位,繼續原本的昆侖發動機項目。
這不是張剛川一個人做出的決定,而是和團隊幾個核心一起商量的結果。
昆侖發動機組也報告給了集團公司。
航空集團高層對此完全沒有意見,甚至還對昆侖發動機組的‘果斷’很贊賞,看過了WZ系列發動機的報告,高層對昆侖發動機已經看不上了。
昆侖發動機?
一臺總是出各種問題、性能還跟不上的發動機,有什么繼續調試的意義嗎?
WZ系列發動機,就只是低配版的WZ-A2,設計和性能也高出一大截,完全能夠趕上國際先進水平,就算花費更多的人力、物力甚至是時間,只要把發動機造出來,一切就都值得了。
有了航空集團高層的支持,昆侖發動機組也就專心的做WZ-A2的組裝、調試工作。
他們的進度比WZ-A1那邊快,因為WZ-A2是低配版,有些部分材料用的也普通,制造過程中基本沒遇到大問題,再加上直接瞄定了J-20戰機,部件制造的時間早一些,他們已經完成了WZ-A2樣機組裝。
在WZ-A2的第一臺樣機組裝后,昆侖發動機組馬上進行了運行測試。
結果,失敗!
發動機根本沒有運行起來!
現在昆侖發動機組正在為第一次運行發生的問題做修正,他們很容易找出了好幾個大問題。
比如,輸油管道有些窄。
比如,控制系統出現了一個小問題,沒有及時反饋輸油量的多少。
比如,有個增壓葉片沒有運行。
等等。
這些是用了兩個多星期反復測試得出的結論。
現在他們正忙碌的修正問題,并重新對出現問題的部件進行測試。
張剛川倒是難得清閑了一下,他站在二樓過道上俯視整個操作間,他的臉上帶著笑容,感嘆道,“現在比昆侖是快多了。兩個星期,就解決了好幾個大問題。”
旁邊是動力部門的組長周愷。
“是啊!”
周愷把手搭在欄桿上,回想著說道,“那時候沒經驗。我記得用了很久,大概有兩、三個月以上吧,現在才半個多月,要全部解決也用不了一個月。”
第一次測試運行失敗,完全是在意料之中的。
發動機才剛剛組裝好,第一次進行調試肯定會失敗,哪怕只是安裝的過程中,也可能會因為操作不當出現問題,更不用說零部件的問題了。
比如,有個增壓葉片沒有運轉,也許是安裝出現了問題,也許是本身重量問題。
兩者都有可能。
這不是他們能完完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