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奕繼續看著堆積如山的作業,邱成文和李寧都發現,他似乎對本科級別學生寫的‘玄幻’更感興趣,反倒是建立在數學邏輯基礎上的‘好作業’,他掃一眼就直接放下了。
邱成文、李寧則正好相反,他們覺得建立在數學邏輯基礎上的想法才有意義。
很快。
邱成文就忍不住問道,“你為什么不看看那些有數學邏輯的內容呢?”
“沒意義。”
趙奕說著頭都沒抬,“數學邏輯再清晰也肯定有錯誤,他們能比我做的更好?”
“……也對!”
邱成文想想確實是這樣。
如果是建立在數學邏輯基礎上的想法,而且構架過程完全沒有錯誤,就等于破解了超導反重力問題。
可能嗎?
這里面也許有數學天才,但要說直接破解超導反重力,幾乎是不可能的,只需要看一下作業頁數就知道,超導反重力的數學解析,怎么也要幾十頁內容,幾頁的數學邏輯構架,能做出基礎的描述就不錯了。
邱成文和趙奕、李寧一起看了一陣子,就感覺十分乏味了,他又忍不住開口道,“你真的想在這里找靈感?”
趙奕反問,“還有什么其他更好的方法嗎?”
“……沒有。”
邱成文發現問了個很傻的問題,他干脆嘆了口氣站起來,說道,“我還是去看一下周立吧。”
“招待不周了。”趙奕繼續看著手里的東西。
邱成文走出了辦公室,轉過頭看了一眼搖搖頭,他發現自己來了個寂寞,本來是想看看超導反重力的研究進展,結果就看到趙奕在看學生作業?
還找靈感?
兩者有什么關系嗎?
有些學生的作業完全沒有邏輯,純粹就是憑空想象,對研究一點幫助都沒有。
那些有數學邏輯的作業,也沒有多大意義,最多就是說明學生的水平高一些。
僅此而已了。
另一邊。
趙奕繼續在辦公室里工作著,他主要還是看本科級別學生寫的東西,本科級別學生數學水平不夠,想寫出有數學基礎的作業,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他們都很有想象力。
比如,一個叫何靜的學生,也提出了類似于‘新場’的想法,但她說的不是‘產生新場’,而是說產生一個能阻隔其他場的范圍。
在這個范圍內,引力、電磁力都會會被弱化。
另外,還有一個學生叫朱理,他提出了個‘切面理論’,說離子晶格自選產生切面,阻隔空間引力的傳導。
現在趙奕正在做的工作,就是找到基礎數學構架‘找不出錯誤’的想法,這兩個想法在基礎數學構架內,是找不出問題所在的。
其實趙奕做的事情,就像是驗證過一個超大自然數是否是素數,因為超大自然數檢驗素數,計算量是非常龐大的,而他的數學構架只能支持,做出非常簡單的驗證。
比如,驗證3、5、7。
如果一個想法用簡單的驗證找不出問題,就可以用它來試試做出數學構架,從而進行后續的推理,再根據構架找到具體的實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