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奕用了一天多時間,看完了所有的‘作業’,最后找出了這兩份,能通過‘基礎驗證’的想法。
他覺得都可以試試。
接下來他就根據兩個想法,分別做起了詳細的數學論證、推導,構造出‘超導反重力’的基礎邏輯。
然后就是準備實驗了。
當真正準備進行實驗的時候,趙奕已經有了足夠多的條件,使用一個超高消耗的《因果律》,馬上就排除了‘阻隔其他場力’的方案。
“切面理論是最有可能的。”
趙奕對李寧說道,“這是最后被剩下的想法,我以切面理論做了數學論證,并進行了更加詳細的推導。”
他拿出了十幾頁的東西。
李寧看著上面復雜的數學構架,都感覺頭有點疼,他發現自己真是什么也沒干,最后連趙奕做的東西都看不懂,不由得陷入自我懷疑,‘差距這么大嗎?都是數學家、物理學家,他竟然能快速寫出這么復雜的東西,而我……’
‘這還是我的理論!’
最后李寧只能苦笑一聲,說道,“趙院士,我都聽你的。”
“嗯,好。”
趙奕也沒有多說什么,而是去理學院三樓的物理實驗室,問了一下項目申請的事情。
早在李寧來到燕華大學,他就以理學院教授的身份,申請了一個‘驗證超導反重力理論’的物理實驗項目,申請的經費是一百萬元。
大部分經費都花費在添置設備上,理學院的物理實驗室很慘淡,就只有基礎的設備,超導反重力實驗項目,需要更加高端的設備,另外,材料采夠也需要一部分費用。
一百萬,差不多就夠了。
上級部門審批的速度也很快,發現趙奕做的是物理研究項目,申請的經費也只有一百萬,連折扣都沒有打,直接就給通過了。
同時,也有很多討論的聲音,主要趙奕申請的實驗物理項目,聽起來實在是非常高端。
“反重力?”
“這種項目申請一百萬經費?如果對方不是趙院士,我會覺得就是在騙經費!”
“是啊,反重力啊!”
“我知道李寧的超導反重力理論,這個理論驗證確實不需要太多的經費,就是做超導物理實驗。但是,國外好多物理學家,都認為他的理論是錯誤的。”
“因為驗證不了!”
“從理論最開始出來,就有好多實驗室在驗證,二十年過去了,到現在也沒有被驗證出來。”
“趙院士就能行嗎?”
“……”
不管其他人怎么討論,趙奕和李寧就一起等待設備齊全了。
采購新的設備需要不短的時間,他們的選擇是購買‘二手設備’,正巧水木大學的物理實驗室要升級,就趕緊把對方的設備買過來。
二手,便宜!
水木大學的物理實驗室負責人是張凱,他覺得賺了很大的便宜,因為設備出售給其他實驗室,或者一些企業的研發機構,也肯定賣不到高價錢,賣給燕華大學理學院,最少多賣了十萬塊。
“這就等于省出了十萬經費!”張凱代換了一下覺得賺大了,他還洋洋得意的和其他人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