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
李寧暫時還沒有考慮過。
二十多年以前,李寧也考慮過未來回國發展,衣錦還鄉是每一個國人的夢想。
有一句古話說的好,“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
在國外功成名就以后,回國來工作生活,做一做教育、學術類的工作,對個人的名望是有利的,也能順便支持一下祖國的發展。
但是,后來李寧就沒考慮過了,因為他的理論一直沒被證實。
這是苦惱的地方。
在國際學術圈,都被認為是‘騙子’,回國怎么可能受到重視呢?最多也就找個大學當個教授,背后也許還會有風言風語。
比如,“他是在國外混不下去,才回國的。”
“國外都混不開,怎么就不早點回來呢?都多大年紀了,還能干什么?就回來養老啊……”
等等。
社會就是這樣。
李寧不敢去自比錢學森,但也希望能像是邱成文、楊鎮寧那樣,拿個國際大獎再回來,有個國際大獎在手,回來來就肯定受重視。
到時候,周圍人的說法就會變成,“之前不回來,只是因為國內科研環境不好!”
“李寧是非常愛-國的,他在國外做出了成果,就馬上回來投入教育事業中,為祖國培養人才。”
“每一個海外學子,都應該向李教授學習……”
李寧苦悶的嘆了口氣,沒有名氣年紀又大了,回國肯定不是好的選擇,未來怎么樣是不確定的。
他明白趙奕的意思。
趙奕之所以說‘是否回國’,肯定是因為研究需要很長時間,理論的研究時間線一旦拉長,就是以‘年’為單位了。
最后,李寧還是沒有繼續話題。
實際上,他理解錯了。
趙奕的意思并不是‘研究需要很長時間’,而是‘研究可能會牽扯一些機密,牽扯一些不能公開發表的內容’,超導反重力可以發表,是因為超導反重力的理論,早在二十年前就被發表出來了,現在也只不過是實驗驗證,發表一些表層的支持理論。
如果繼續深入去研究,就不是超導反重力,而是‘反重力’。也許是光子反重力,或者更大的概念,會是‘粒子反重力’。
到時候,就可能會推導出,一些運用于軍事,或者有巨大經濟價值的技術手段。
那就必須要保密了。
哪怕是李寧決定回國工作,是否值得信任也很難說。
另外,趙奕也不會同意。
因為,能力。
他不知道李寧具體是怎么想的,竟然想加入他的研究,可實際上,李寧連表層的數學理論,都有些看不太懂,更別說是做研究了。
李寧根本就幫不上忙。
趙奕可不是圣人,不可能自己做研究,成果卻共享給其他人,他只是找個理由拒絕而已。
下午,六點,物理實驗室。
有兩個教授,也包括李寧,主動要求留在實驗室,其他人則都可以先離開了。
這時候,趙奕看了下時間,說道,“今天的發現,意義重大,我們還是繼續做一下總結,等到……差不多九點,再結束吧。”
“大家都努力一點!”
“這次可是重大發現,我和李教授的論文,會墜上你們的名字。”
“好!”
“沒問題!”
“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