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絕對是技術上的大發現,也許就會帶來大突破。
同時,他也很郁悶。
陳澤書發現自己和趙奕完全不在一個頻道上,他覺得是大發現的發現,到了對方嘴里變得不值一提。
“大概,趙院士是希望在理論上有突破吧?而不是技術上……”
“或許,這種級別的發現,對趙院士來說不算什么?”
“應該是這樣!”
“同樣是院士,為什么差距那么大?我連他寫的報告都看不懂。”
最后一點也是陳澤書郁悶的原因,他一直都覺得自己的數學水平,也達到了世界頂尖程度。
現在看來,差的太遠了!
趙奕的實驗報告影響力還是很大的,就像是陳澤書的理解,核反應更容易控制,絕對會是技術理論的大突破,可以從這個角度,去進行核試驗來研究相應的技術。
未來就可以期待制造出,可控的高功率、高豐度核反應堆,能為大型設備提供動力支持。
技術、研發方向的論證,還需要一段時間的討論。
與此同時。
國內朱城舉辦的大型航展,發布出了一個消息,像是刮起了旋風一樣,引起了國內和國際上的討論。
J-40,即將亮相朱城航展!
這次的朱城航展,舉辦前就有很多重磅消息,前一個多月,傳的最廣的是J-20會亮相,并且配有國際最先進的發動機。
“最神秘、最先進”是被國內媒體報道出來的,并且被國外媒體嗤之以鼻,國內的航空發動機,放在國際上根本就沒有市場。
不,應該說沒有技術!
國內裝配的最先進戰斗機,發動機還是從E國進口的,自主研制的昆侖發動機被爆出一大堆問題。
‘最先進’?
昆侖?
哪怕昆侖發動機被完善,披露的參數來看,和國際最先進發動機,最少也要差上一代半甚至兩代。
這個差距顯然不是‘升級’能彌補的。
‘最先進’,從哪來呢?
另外一個消息就是,國產的J-20戰機會亮相,J-20是被國際重視的型號,國外媒體也認為,J-20可能會達到接近五代機的程度,好多的國外記者來參加航展,都是希望拍到J-20的畫面。
但是,他們都沒有想到,才剛來到朱城,航展都還沒有舉辦,就收到了新的消息,還是官方發布的。
J-40?
這個型號確定不是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