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也可以用在軍事上,兩米的直徑,甚至可以用在導彈技術上。”
這方面高層領導真是隨口說了一句,趙奕則是思考著說道,“用在導彈技術,效果肯定非常高,能開啟空間罩,就不能被鎖定。”
“但如果是導彈,只要速度足夠快,就不會被鎖定,并不需要開啟空間罩,還是要用在發射的推進上,能讓導彈設計的更龐大,升的更高,但是在下落過程中,反重力反倒會成為阻礙。”
“有上升就夠了!”
高層領導笑道,“導彈技術,尤其是遠程洲際導彈,最重要的就是推進上升過程。”
“如果能載重更大,上升的更高,下落就不存在技術難關了。”
導彈,最主要就是上升,導彈到達最高點以后,依靠燃料推進和重力作用,速度會越來越快,最快能達到十幾馬赫甚至幾十馬赫。
如果速度已經達到二十馬赫,任何的防空系統都會形同虛設。
所以導彈上升高度、載重,以及保證上升過程不被鎖定等技術才是最重要的,下落突襲過程的難度,相對就要小太多了。
趙奕和高層領導聊了一陣子,又和董利華說起了新的成果。
董利華聽得非常激動,“趙院士,你的意思是,反重力裝置能設計的更小,而且效率更高。”
“對!”
“那真是太好了!”董利華道,“我們最關心的就是效率,耗能啊!”
這是反重力團隊最大的技術缺失。
空中堡壘的設計缺少核心動力技術,也就根本無法完成設計,總不可能把好幾臺大型重油發電機,當做是空中堡壘的動力,超時代技術的空中堡壘,上面是幾臺重油發電機支持運作,想想都有些搞笑了。
空中堡壘的設計是一方面,現階段的實驗過程中,動力也是個大問題,重油發電機的效率不高,實驗就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
如果能耗相對降低,實驗也相對容易一些。
當幾人還在說著新進展時,輿論發生了一件相關的大事件——
反重力裝置被拍到,并且發布到了網絡上,而且不止是一張照片,而是好幾張各角度的照片,同時還有衛星拍攝的畫面。
如果只是一、兩張照片,還能說是造謠之類,好多張照片加衛星照片,就根本無法遮掩了。
各種被發布出來的照片中,反重力裝置看起來是個巨大的圓盤,上面還能清晰的看到幾臺‘復雜機器’(重油發電機)。
輿論,沸騰了。
國際輿論都在各種驚呼,“大型UFO出現了!”
“不,不是UFO,可以很容易發現,這個圓盤狀的飛行器并不完善,肯定不是外星人的產品。”
“那是中國正在進行新型秘密武器研究!”
“超大型圓盤狀飛行器,是怎么漂浮到空中的?而且持續了一個多小時,甚至還正常降落了。”
“這肯定是秘密武器!”
“中國正在建造空中航母,會成為未來的最高科技!”
“這臺空中航母并沒有大型的螺旋槳,是怎么飛到空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