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
核聚變的約束問題,就是可控核聚變的最大難點,而約束核聚變的方法有好幾種,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磁場約束,采用磁場約束粒子的方式,理論上確實能控制核聚變,但制造能約束核聚變的磁場,不考慮消耗經費的情況下,本身也需要大量的能量,或許還要超過核聚變裝置本身的輸出能量。
這就是得不償失了。
任何一種能源裝置想要實現應用,都必須要做到輸出大于輸入,也就是能源裝置的輸出要大于實現能源供給耗費的輸入。
核聚變裝置最大的問題,就是約束控制聚變反應耗費太大。
如果不考慮約束控制反應問題,實現讓裝置輸出大于輸入,就變得非常容易了。
其他的技術難關,也不過是點火、能量輸出裝置的設計,也包括和反重力裝置的搭配。
等等。
這些都是能解決的問題。
陳澤書頓時變得非常激動,他和趙奕確認了好幾次,才相信空間阻隔狀態,粒子的速度存在上限,都忍不住馬上就進行實驗。
當然。
牽扯到核聚變實驗是非常復雜的,每一次實驗準備都需要很長時間,經費消耗也是非常龐大的。
負責的高層領導就在旁邊,他馬上說道,“您都聽到了,我認為,馬上要開始反重力核聚變實驗!”
高層領導也深吸了一口,他的心里也非常的激動,只是沒有陳澤書表現的那么明顯。
他點頭道,“如果是確定的,肯定會全力支持。”
“你們所打申請吧,這不是簡單的實驗,還牽扯到董利華的團隊,還有……趙院士!”
高層領導看向了趙奕。
趙奕點頭道,“我已經強調了好幾遍,空間阻隔區域內,粒子的最高速度會受到限制。”
“而且我也非常確定,核聚變反應是存在上限的。”
“這項實驗完全沒有問題,是必須要做的。”
他說著顯得很淡然。
實際上,趙奕來核能研究所的目的,是想看看核裝置研發的怎么樣,核裂變裝置也是可選項之一,因為核裂變反應堆研究是有基礎的,研發速度就會快上許多。
核聚變裝置也是目的之一,未來核聚變取代核裂變是必然趨勢。
他沒有想到的是,核裂變裝置被直接否定,那么就只能超前的,直接研究核聚變裝置。
雖然空間阻隔區域內,核聚變反應是可控的,但畢竟是一種全新的研究,沒有任何可借鑒的資料,研發過程中肯定會碰到一系列問題,速度就會慢上許多。
那么空中堡壘的設計、制造,也肯定會跟著拖后。
這是遺憾的地方。
趙奕也很期待空中堡壘,他希望能制造出來,能親眼看看、上去體驗一下,依靠自己的理論,制造出來的飛行堡壘,想想都感覺很激動。
現在看來不得不延后了。
當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