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特里這位電影理論家,是折中派,他認為可以兩者都為電影服務,現在看來是稀松平常的事,很多都是電影理論家鉆研出來。
這些電影理論家發表鉆研的渠道是刊物,準確的說,刊物和評論家在某些時候,推動了電影行業的發展,無論是技術方面還是技巧方面。
外人看著沒卵用,羅伯特和洛基這種傳統導演眼中,甚至于比道格恩還要大佬。
“今天是我人生巔峰!基本是聚集了世界上所有期刊的主編,誰的電影能夠有這么多大佬在場?”羅伯特牛頭詢問洛基:“洛基你怎么看?”
“從來沒有導演,能夠同時在商業、藝術以及學術圈,擁有這么大的聲望,楚舜導演真的夸張。”洛基終于不當復讀機了,因為他也被眼前一群大佬,弄得眼花繚亂。
別以為藝術性強的導演在學術圈就受歡迎,看看歐洲很多藝術導演被噴成什么樣子就知道了。
觀眾看特效,劇情和人設,影評人看內涵,學術圈看技巧,卡梅隆被影評人各種說劇情無腦沒內涵,但無論是水下拍攝,還是3d電影技術進步,都受到學術圈好評。
“梅勒你也來了?”米歇爾看著老熟人。
“從未想過有一種拍攝技巧,能夠讓電影風格多姿多彩,見證影史的一幕,我不可能缺席。”說著梅勒咳嗽了兩聲,他壯得跟史泰龍一般,但其實因為生病,割掉了一小半的胃,所以身體并不好。
米歇爾可以說是消瘦,小號的西裝穿在身上,肩膀處還是顯得有些大,在學術圈有“壯瘦哥弟”的說法,壯指梅勒,瘦是米歇爾。
可米歇爾是瘦,還挺健康,經常參加業余馬拉松,第一次參加因為年老不懂事,沒有穿戴胸貼,所以磨出了血……
“《天堂電影院》和《黑客帝國》從編劇到導演,最后剪輯和美術指導,甚至連配樂我認為都不可能是相同的人,但我萬萬想不到,他們是同一個人。”米歇爾道:“沒有親眼看見,我真的難以相信。”
“我最佩服是楚舜導演拍攝的《六格》。”朱爾斯突然插話道:“如果拍攝的是其他導演,我肯定認為這是一部連我家的狗湯姆都不愿意看的電影,但導演是楚舜就不同。”
“最不缺少拍攝技巧的導演就是楚舜,無論是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電影中電影]手法,還是《黑客帝國》中[旋轉定格長鏡頭],他都看成拍攝技巧萬花筒。”
朱爾斯一開口,虛弱的壯漢梅勒立刻轉頭不想與之交流,而米歇爾礙于面子,還是繼續在聽他說。
“《六格》里面一丁點技巧都看不見,真是完全剝離技巧的作品,這部影片想讓我們知道,什么是電影本身,非常具有思想的作品。”朱爾斯道:“很可惜,《六格》目前只有日語版本、法語和中文版本,看過的人很少,我也是看的法文版。”
說了這么多,朱爾斯這老頭是想表達,這部電影看過的人很少,但他看過。
梅勒不喜歡朱爾斯,主要原因他是《電影評論》的主編,《電影評論》作為林肯中心電影出版協會的刊物,地位不低,可偏偏設立了一個[評論家的選擇]模塊,對電影作品,給出五個評價:杰出之作、必看之作、值得一看、平庸之作、不清楚。
最后一個“不清楚”評價,梅勒認為簡直是在侮辱電影。
學術圈的圈子化,是所有圈子里第二夸張的,僅次于政客圈,所以當場的四十多位主編們,分成了七派。
一方面是《電影評價》不受待見,另一方面朱爾斯作為東歐猶太裔,所以米歇爾對接下來的交談很敷衍
朱爾斯也有自己圈子,見到梅勒和米歇爾反應后,就轉身融入自己圈子聊天。
岸田齊廊走過來,就直接上去和楚舜打招呼,其他主編也都有點“矜持”,再加是真沒有交集,所以都在自己的小圈子聊天,也就島國人自來熟。
”楚導,坂本桑跟我提過好多次,第一次見面。”岸田齊廊打招呼,他可以說是坂本課長的頂頭上司。